第179章 萊特灣大海戰_二戰那些事兒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二戰那些事兒 > 第179章 萊特灣大海戰

第179章 萊特灣大海戰(2 / 2)

“我軍將繼續前進,直至玉碎。”

幾分鐘後,這艘戰艦帶著西村和絕大部分船員,翻滾著沉入了蘇裡高海峽冰冷的海底。

當跟在後麵的誌摩艦隊抵達海峽口時,看到的是西村艦隊覆滅後的慘狀——海麵上到處是燃燒的殘骸和掙紮的幸存者。誌摩清英立刻意識到,計劃已經徹底失敗。他非常明智地,向著遠方一座被他誤認為是敵艦的島嶼,發射了一輪毫無作用的魚雷,算是“到此一遊”,然後立刻下令艦隊掉頭,倉皇撤退。

蘇裡高海峽之戰,是現代科技對古典勇氣的無情碾壓。西村的武士道精神,驅使他進行了一場注定要失敗的、堂吉訶德式的衝鋒。而奧爾登多夫,則用雷達這一劃時代的科技,為他譜寫了一曲完美的挽歌。

這場夜戰,宣告了日本“捷一號作戰”的南路鉗形攻勢,徹底破產。也為那個屬於巨艦大炮的浪漫時代,奏響了最後的、血腥的安魂曲。

現在,讓我們把視線轉回到“公牛”哈爾西身上。

10月24日下午16時40分,他的偵察機終於在呂宋島東北方的恩加尼奧角外海,發現了小澤治三郎那支故意暴露的北路誘餌艦隊。

對於哈爾西而言,這正是他夢寐以求的時刻。錫布延海傳來的戰報,已經讓他百分之百地確信,栗田的中路艦隊已經不再構成任何威脅。現在,一個能夠畢其功於一役,徹底消滅日本所有航空母艦、贏得無上榮耀的機會,就赤裸裸地擺在了他的眼前。

“公牛”看見了紅布。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哈爾西幾乎沒有任何猶豫,做出了他軍事生涯中最具爭議的一個決定。他下令整個第三艦隊,包括威利斯·李海軍少將指揮的、由6艘新銳快速戰列艦組成的第34特混艦隊,全速向北,追擊小澤。

他向全艦隊發出了一封簡潔而有力的電報,這封電報完美地體現了他的性格:“打擊!重複:打擊!”

他衝動地、義無反顧地帶走了自己手下所有的主力艦隻,將聖貝納迪諾海峽——那扇通往萊特灣登陸場的、至關重要的大門——完全敞開,不設任何防備。

10月25日,在恩加尼奧角外海發生的戰鬥,與其說是“海戰”,不如說是一場“圍獵”。小澤的四艘航母上,幾乎已經沒有飛機可以起飛迎戰了。哈爾西的艦載機群,如同烏雲一般,毫無阻礙地撲向了那些可憐的日艦。

一輪又一輪的空襲過後,小澤艦隊的四艘航空母艦——“瑞鶴”號、“瑞鳳”號、“千歲”號和“千代田”號——相繼中彈,起火,沉沒。

小澤治三郎,以損失自己整個艦隊為代價,出色地、完美地完成了他的誘敵任務。他成功地將強大的美國第三艦隊,從主戰場上徹底調離。他曾經向栗田發出電報,興奮地宣告誘敵計劃已經成功,希望栗田能夠勇往直前。但由於通訊的混亂和栗田艦隊的無線電靜默,這份至關重要的電報,從未被栗田收到。

哈爾西贏得了一場輝煌的、毫無懸念的戰術勝利。他摧毀了日本海軍最後的航母力量。但與此同時,他卻在數百海裡之外,為一場幾乎釀成美國海軍史上最大慘劇的戰略災難,埋下了伏筆。

哈爾西的決定,根植於他的性格,也根植於當時美國海軍的主流思想。航空母艦,已經取代戰列艦,成為新的海戰核心。摧毀敵人的航母,被視為海軍的最高目標。在一個好鬥的指揮官看來,麵對唾手可得的、消滅敵方所有航母的巨大戰果,而選擇放棄追擊,是懦弱的、不可想象的。

他沒有意識到,在萊特灣這個特定的戰場上,他的首要任務,不是進攻,而是防守。一個指揮官根深蒂固的戰鬥本能,與特定戰役賦予他的任務要求,發生了致命的衝突。

當哈爾西正全速北上追逐著榮耀時,在南方的萊特灣,第七艦隊司令金凱德中將的焦慮,正隨著時間的推移,與日俱增。他的偵察機不斷發來報告:聖貝納迪諾海峽空空如也,沒有任何美軍艦隻。

金凱德曾經看到過哈爾西在昨天發出的、關於組建第34特混艦隊的電報。和其他許多人一樣,他想當然地誤以為,這支由快速戰列艦組成的強大部隊,已經被哈爾西分遣出來,負責守衛海峽的出口。

他開始通過無線電,向哈爾西發送詢問電報,語氣越來越急切:

“第34特混艦隊是否在守衛聖貝納迪諾海峽?請確認。”

回複他的,是令人不安的、長久的沉默。

危機,在太平洋的兩端同時爆發了。遠在珍珠港的尼米茲海軍上將,通過電報密切監控著整個戰局。他也對哈爾西的動向感到極度的困惑和憤怒。他親自草擬了一封簡短而尖銳的電報,發給哈爾西:

“第34特混艦隊在哪裡,重複,在哪裡?”

為了防止敵軍通過分析電報固定的報頭和報尾來破譯密電,當時的美軍通訊規定,在正文的前後,需要隨機加上一些毫無意義的、用於混淆視聽的填充短語。尼米茲司令部裡的一位報務員,在處理這封電報時,隨手在電報的末尾,加上了一句他認為毫無意義的填充語:全世界都想知道)。

在哈爾西的旗艦“新澤西”號的艦橋上,一名年輕的譯電員在處理這封加急電文時,犯下了一個致命的錯誤。他沒有按照規定,將這句填充語從正文中刪除。

於是,最終送到哈爾西手中的電報,變成了這樣一句令人震驚的話:

“第34特混艦隊在哪裡,重複,在哪裡,全世界都想知道。”

哈爾西讀到的,不再是一句來自上級的、急切的戰術詢問。而是一句來自最高統帥的、辛辣的、公開的嘲諷。這簡直就是在當著全世界的麵,質問他:“哈爾西,你個蠢貨,你到底在乾什麼?!”

“公牛”瞬間被激怒了。他暴跳如雷,將自己的將軍帽狠狠地摔在甲板上,用儘全身力氣踩了幾腳,嘴裡發出野獸般的咆哮。在接下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裡,這位被盛怒衝昏了頭腦的上將,拒絕改變航向,任憑自己受傷的自尊心和熊熊的怒火,支配著他的判斷。

最終,在他的參謀長卡尼上將的苦苦勸說下,他才逐漸冷靜下來。上午11時15分,在南方的薩馬島海戰危機已經全麵爆發了四個多小時之後,哈爾西才極不情願地、慢吞吞地下令,讓他的快速戰列艦掉頭南下,前去救援。

但這已經太晚了。

“全世界都想知道”事件,是整個萊特灣海戰中最富戲劇性,也最能體現戰爭荒誕性的一個插曲。它是一個由分裂的指揮體係、模糊的通訊和強烈的人類情感,共同釀成的一場“完美風暴”。它殘酷地揭示了,一場無比複雜的現代軍事行動,是何其的脆弱。一個錯放的短語,就可能對整個戰局,產生深遠得可怕的影響。這是“人的因素”在戰爭中發揮到極致的體現,指揮官的心理狀態,直接左右了數萬人的生死和戰爭的走向。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場史詩般大海戰的最高潮,在最出人意料的地方,以最懸殊的兵力對比,猛烈地展開了。

10月25日清晨6時45分,美國第七艦隊下屬的第77.4.3特遣分隊代號“塔菲3”)的了望哨,在海平麵上,突然發現了一片如同寶塔般的、日式軍艦特有的艦橋上層建築。

那是栗田健男的中路艦隊:4艘戰列艦包括世界上最大的“大和”號)、6艘重巡洋艦和十幾艘驅逐艦。他們已經神不知鬼不覺地穿過了聖貝納迪諾海峽,正以26節的高速,像一群嗜血的鯊魚,撲向“塔菲3”。

而“塔菲3”,是金凱德艦隊中最弱小的一支。它由6艘慢速的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和4艘更小的護航驅逐艦組成。

“塔菲3”的指揮官,克利夫頓·斯普拉格海軍少將,在難以置信的驚恐中,用明碼向金凱德發出了那封著名的電報:

“我正與據信是日本主力艦隊的兵力交戰。”

這是一場大衛與歌利亞的對決。一邊是海上巨獸組成的狼群,另一邊,是幾乎毫無還手之力的羊群。

接下來的兩個多小時,上演了美國海軍史上最英勇、最悲壯,也最不可思議的一幕。

斯普拉格少將立刻下令,他那些被稱為“吉普航母”的護航航母,馬上轉向,一邊釋放濃密的煙幕,一邊將所有能飛的飛機——哪怕飛機上隻掛載著對付潛艇的深水炸彈和機槍——全部升空,然後拚命向著附近的一片暴雨區逃竄,以求躲避。

與此同時,他向他那支由“錫罐頭”因其薄弱的裝甲而得名)組成的護衛屏障,下達了一個近乎自殺的命令:

“小夥子們,向日本艦隊發起攻擊!為航母爭取時間!”

驅逐艦“約翰斯頓”號的艦長,擁有印第安切羅基人血統的硬漢——歐內斯特·埃文斯中校,甚至沒有等待命令。他立即指揮自己的軍艦脫離編隊,單槍匹馬地,向著迎麵而來的日軍巡洋艦隊列,發起了決死的衝鋒。

在接下來的戰鬥中,“約翰斯頓”號如同一位孤膽的騎士,用它的5英寸小炮,向著日軍的重巡洋艦猛烈開火。它發射了自己全部的10枚魚雷,並奇跡般地成功重創了日軍重巡洋艦“熊野”號,迫使其退出戰鬥。它在炮彈激起的水柱中瘋狂穿行,承受著來自日軍巨艦的、毀滅性的打擊。埃文斯本人身負重傷,幾根手指被炸飛,但他依然用一塊手帕包紮住傷口,在指揮崗位上堅持,直到“約翰斯頓”號最終被密集的炮火打成了一堆漂浮的廢鐵,沉入海底。

“霍爾”號、“塞繆爾·羅伯茨”號等其他驅逐艦和護航驅逐艦,也緊隨其後,奮不顧身地衝入了敵陣。它們用自己小口徑的火炮,與日軍的萬噸巨艦瘋狂對射,釋放煙幕,用魚雷進行著一次又一次的死亡衝鋒。

“塞繆爾·羅伯茨”號,這艘後來被稱為“打得像戰列艦一樣的護航驅逐艦”,與日軍的重巡洋艦纏鬥了數個小時。當它最終被擊沉後,人們在它被毀的炮座裡,發現了炮手保羅·卡爾的遺體。他死在了自己的崗位上,懷裡還緊緊地抱著最後一發5英寸炮彈,似乎在生命的最後一刻,還在掙紮著想要完成裝填。

美軍驅逐艦們瘋狂的、自殺式的反擊,以及從“吉普航母”上起飛的飛機,不顧一切的騷擾性攻擊,徹底打亂了栗田的陣腳。

栗田本人已經極度疲憊,他的艦隊在昨天的錫布延海遭受重創,又在混亂的追擊中隊形散亂。他仍然錯誤地以為,自己麵對的是哈爾西主力艦隊的一部分。這些小小的“錫罐頭”所表現出的、令人難以置信的戰鬥意誌,讓他更加確信了這一點。他無法理解,一支小小的護航分隊,為何能發起如此猛烈、如此不計後果的反擊。

上午9時11分,在勝利幾乎已經唾手可得之際,栗田做出了整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令人費解、也最具爭議的一個決定。他下令,全體艦隊停止追擊,轉向北上,集結後撤退。

這個決定至今仍是軍事曆史學家們爭論不休的話題。但最可能的解釋是,這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指揮官的極度疲勞、整個艦隊的損傷、對敵情的嚴重誤判,以及對小澤誘敵計劃是否成功的全然不知。

薩馬島海戰,是一場純粹的、精神戰勝物質的奇跡。“塔菲3”並沒有在物理上擊敗栗田的艦隊,但他們用超乎想象的勇氣和不計代價的犧牲,成功地讓栗田“相信”自己已經被擊敗了。

這場以弱勝強的奇跡,是美國海軍精神的終極體現。

當萊特灣上空的硝煙最終散儘,雙方開始清點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海戰的損失。這份“屠夫的賬單”,對日本而言是毀滅性的,是無法挽回的。

他們損失了4艘航空母艦包括“瑞鶴”號)、3艘戰列艦包括“武藏”號)、6艘重巡洋艦、4艘輕巡洋艦和11艘驅逐艦。超過名經驗豐富的海軍官兵,葬身在了菲律賓群島冰冷的海水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經此一役,曾經橫行太平洋、不可一世的日本聯合艦隊,作為一個有組織的、具備進攻能力的戰鬥實體,已經名存實亡。

盟軍的損失雖然也相當慘重——損失了1艘輕型航母“普林斯頓”號、2艘護航航母、3艘驅逐艦和數艘其他艦隻,陣亡超過3000人——但從戰略層麵看,這些損失對於美國強大的工業能力來說,是可以迅速彌補的。

這場海戰的直接後果之一,是催生了一種更為恐怖、更為絕望的戰爭形態。在戰鬥的最後階段,駐菲律賓的海軍中將大西瀧治郎,眼看常規作戰已經毫無希望,正式批準組建了“神風特彆攻擊隊”。10月25日,第一批有組織的“神風”飛機,向美軍艦隊發動了自殺式攻擊,並成功撞沉了護航航母“聖洛”號。

這標誌著太平洋戰爭,進入了一個嶄新的、以人的肉體為最後武器的、黑暗的階段。萊特灣海戰,不僅是日本聯合艦隊的終點,也是“神風”特攻的血腥起點。

戰後,對萊特灣海戰的複盤和爭論,從未停止。哈爾西的“北上追擊”,受到了美國國內猛烈的批評。許多人認為他被對航母的執念和對榮耀的渴望衝昏了頭腦,玩忽職守,幾乎導致了第七艦隊的覆滅。而在日本,栗田的“謎之撤退”,同樣遭到了無情的審視。有人罵他是懦夫,在最後關頭葬送了日本的最後一次機會;也有人認為,在當時信息混亂、自身疲憊不堪的情況下,他保全艦隊殘部的決定,是審慎和理性的。

然而,無論有多少爭議和“假如”,這場戰役的戰略結局是明確而絕對的。

美軍成功確保了在萊特島的登陸,並以此為基地,最終奪回了整個菲律賓。更重要的是,此戰徹底切斷了日本從東南亞獲取石油的生命線。沒有了燃料,日本本土殘存的艦隊和飛機,都變成了動彈不得的廢鐵。帝國的徹底覆滅,隻是時間問題。

萊特灣海戰,是世界海戰史上的一個巨大分水嶺。它是最後一次偉大的艦隊決戰,最後一次經典的戰列艦對決,也是最後一次航母對航母的大規模海戰。它為那個屬於巨艦大炮的時代,也為日本的海上霸權,畫上了一個血腥的、無可挽回的句號。

萊特灣大海戰的英雄們,沒有被曆史遺忘。美國海軍以“約翰斯頓”號、“塞繆爾·羅伯茨”號和歐內斯特·埃文斯艦長的名字,命名了新的戰艦,以表彰他們在薩馬島海戰中表現出的非凡勇氣。他們的故事,被載入美國海軍學院的教科書,成為一代又一代海軍官兵的精神楷模。

然而,這場戰役最深刻、最震撼人心的紀念,卻來自數十年後,那片戰場之下,深邃、冰冷的海底。

隨著深海探測技術的發展,探險家和曆史學家們,開始在當年的戰場上,尋找那些沉沒的鋼鐵巨獸。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資助的探險隊,相繼在錫布延海和蘇裡高海峽,發現了超級戰列艦“武藏”號、被腰斬的“扶桑”號和“山城”號的殘骸。

而最令人動容的發現,莫過於在菲律賓海溝數千米深處,找到的“塔菲3”的那些英雄們。2021年,另一支探險隊,在海麵下約6500米處,發現了“約翰斯頓”號的殘骸。它靜靜地坐沉在海床上,艦體雖然傷痕累累,但依然保持著最後的尊嚴,舷側的編號“557”清晰可見。不久之後,另一艘英雄艦“塞繆爾·羅伯茨”號的殘骸,在更深的、近7000米的海底被發現,創造了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最深的沉船記錄。

這些驚人的發現,將一段塵封的曆史,從抽象的文字和黑白的報紙照片,變成了觸手可及的、令人敬畏的現實。它們是沉默的墓碑,也是永恒的戰場。凝視著這些在深海的黑暗中靜靜躺臥的殘骸,我們仿佛能聽到70多年前那場大戰的炮聲,能感受到那些年輕的水兵們,在生命的最後時刻,所展現出的勇氣與恐懼。

這些來自深海的回響,為人類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戰,提供了一個最莊嚴、也最沉靜的注腳,永遠提醒著後世,這場戰爭的巨大代價,以及其中所蘊含的不朽的人性光輝。

萊特灣大海戰結束了。日本聯合艦隊元氣大傷,太平洋製海權儘歸美軍,陸軍終於可以在沒有海上威脅的情況下登陸菲律賓。

麥克阿瑟,這位美國的傳奇五星上將,也終於兌現了那句被億萬人銘記的誓言:“我還會回來的。”

他真的回來了,身披榮光,踏上海灘,鏡頭閃爍,萬人歡呼。

但這並不是勝利的終章。相反,這隻是另一場血戰的序幕。

事後人們發現,解放菲律賓的戰略意義,並不如當初設想得那麼重要。而在那片曾經屬於美菲聯軍、如今滿目瘡痍的島嶼上,美軍即將迎來一場遠比想象中更加艱苦、漫長、甚至令人質疑其價值的戰役。

那美軍在菲律賓又發生了哪些事呢?下回再說。

喜歡二戰那些事兒請大家收藏:()二戰那些事兒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簽到完美世界:我的寶術自己修煉 妖女哪裡逃 寶可夢:從大嘴娃開始 神煌 重生後我靠空間門玩遍世界 守寡後,我逼瘋了滿朝文武去種田 長生贅仙:我在修真界開枝 侯府棄子的仵作手冊 獄魂殤 狀元郎的掌上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