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對大唐的優勢顯而易見。
如今李淵仍是大唐的核心,雖有李世民背後的支持,但真正掌控權並不在他手中。
即便如此,李世民仍是一代雄主,在逆境中亦能迅速吞並大隋、西夏及大元,實現西部中原的統一。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大唐內部矛盾重重,李淵與李建成的行為難以預料,這限製了李世民全力對抗大明的可能性。
此外,大唐剛滅大元,需處理其遺留的混亂局勢及江湖紛爭。
世家大族依舊主導大唐政壇,朱厚照深知這些勢力的強大,這無疑讓大唐處於不利地位。
反觀大明,改革已基本完成,國庫充實,兵力強大,人口更是大唐近兩倍,可謂天時地利人和俱備。
即便大唐有慈航靜齋、靜念禪院以及石之軒、厲工、天僧三位天人,大明亦有陳淩、阿青、沈浪三位天人相抗衡。
確實,朱厚照目前還不清楚逍遙子與獨孤求敗的具體立場,但他推測應該站在大明這邊。
因此,無論是高端戰力還是普通士兵的實力,他實在找不出大明會失敗的理由。
唯一令朱厚照感到遺憾的是,陳淩曾提醒過他,作為中原人,無論何時都不應有屠城滅族的行為。
否則,他早就趁大唐立足未穩時發起突襲了。
儘管如此,朱厚照並未因此苦惱,因為他內心更希望看到李世民登基後,雙方能進行一場真正的較量。
然而,這種情形實現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除非大唐內部發生意外,比如被逼無奈的李世民選擇逼宮篡位。
即便如此,李世民需應對的事情將更加複雜,因為在這個時代,弑父本就是違背天理的行為,更何況李淵還是大唐的開國皇帝。
即使李淵的地位存在一定爭議,但他對士族門閥的優待卻是事實。
一旦李世民對其動手,可以預見士族門閥的反彈會非常強烈。
可以說,就算李世民不會完全失去支持,他的聲譽也會受到嚴重損害。
在這種情況下,大唐與大明之間的統一戰爭勝算將進一步降低。
所以,李世民如今處境艱難,幾乎陷入兩難境地,除非他能找到足以安撫士族門閥的更大利益,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根據朱厚照對李世民的了解,他采取這種行動的概率不足百分之一,除非……
與此同時,就在同一晚,子時剛過一半。
大唐,陰葵派。
祝玉妍也收到一封神秘信件,不僅詳細說明了大元滅亡的情況,還提到石之軒與厲工聯手的事,更重要的是,明確警告她厲工可能會對她不利!
石之軒曾親自與厲工商議,厲工雖暫且應允,但他絕不會冒險挑戰陳淩而讓自己陷入危險。
然而祝玉妍對此一無所知,當她讀完信箋時陷入沉思。
半個時辰後,她焚毀了信箋,起身說道:"該做出決定了……"
祝玉妍認為這封匿名信不僅傳遞消息,更是逼迫她選擇。
要麼留在此地,期待厲工來訪,或許有人能保護她,但代價沉重;要麼趁厲工未從大元返回時逃離大唐。
彆無他途。
在這段時間裡,祝玉妍反複思索,隱約猜到送信之人身份——除了秦王,再無他人。
秦王此舉旨在分裂魔門兩派六道,更重要的是,祝玉妍是婠婠的師父,兩人情同母女。
若祝玉妍站在李世民一方,即便陳淩協助朱厚照,也會有所克製。
這是李世民為自身及大唐爭取一線生機。
祝玉妍執掌陰葵派二十年,享儘權勢與富貴,加之李世民處還有石之軒這一變數,她即便赴死也不會投靠李世民。
等待厲工上門?她曾遭劫持,深知再次落於厲工之手必無生路。
短短片刻,她即下定決心。
留下書信後,在夜色掩護下悄然離去。
次日……
風沙再度席卷西域,卻未能影響陳淩一行人的行程。
江玉燕與水笙被陳淩執意留在客棧。
此次並非尋常比試,天人之戰遠超想象,稍有不慎,二人的性命便可能毀於一旦。
尤其是江玉燕,對陳淩而言意義非凡,絕不能出事。
即便兩人使儘撒嬌手段,依舊被禁足。
臨行前,陳淩留下一句沉重的話語。
客棧內,目送陳淩一行消失在風沙中,江玉燕噘著嘴,一臉失落。
水笙亦然,剛有所進展的關係因分彆戛然而止,可惜未能再進一步。
兩人互視一笑,慶幸彼此陪伴,否則孤獨難耐。
江玉燕率先打破沉默,提議下樓。
失去江玉燕護持的水笙,從高處墜下,幸得柔力托住,才安然落地,滿心埋怨地看著江玉燕。
江玉燕笑而不語,轉身走向廚房,水笙羞惱不已,掙紮著不願跟去。
風沙中,陳淩五人穩步前行,任憑風沙肆虐,百米之內無法侵擾。
天氣這般狀況,速度難以提升,除非能禦風而行。
然而天人境雖可短暫飛行,但每次不過數裡,且耗費大量真元,故平日無人選擇這種方式,更何況他們當前需休養生息。
幸得幾人均達天人之境,數百裡路對他們而言不算難事。
喜歡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請大家收藏:()綜武:我的武學無需修煉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