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玉燕握著韁繩,目光帶著幾分羨慕望向那嬉戲的兩人。
忽然,一隻大手從她手中抽走韁繩,隨即傳來陳淩的聲音:"想去就去吧,這裡也沒什麼事,馬車待會隨便停一下就行。
"
江玉燕眼睛一亮,開心地抱住陳淩:"多謝公子,奴家去玩啦!嘻嘻..."
話音未落,她竟大膽地親了陳淩的臉頰一下,才追著阿青她們離去:"阿青姐姐,水笙,等等我!"
陳淩無奈地笑了笑,輕輕拍了拍馬背,隨後慢慢牽著馬跟上。
半個時辰後,四人來到一座山腳下,此時梅蘭竹菊已在此等候。
"見過陳公子..."見到陳淩,四人連忙行禮,目光落在他身後阿青三人身上,帶著些許疑惑。
陳淩接過韁繩交給蘭侍,問道:"巫行雲呢?"
梅侍低聲說:"姥姥在宮裡準備午餐,聽說公子要來,今日想親自下廚..."
話未說完,她突然住口,臉上露出怪異神情。
不僅是她,蘭侍、竹侍、菊侍也是一副難以形容的模樣。
陳淩愣了一下:"巫行雲做菜?這玩笑開得太大了吧..."
記得當年巫行雲跟逍遙子學藝時確實學過些廚藝,那時她不過二三十歲。
如今她已近百歲,身為靈鷲宮主,還會記得如何做飯嗎?
這究竟是為他們準備的午餐,還是...
當然,這不過是一句戲言。
除了水笙,即便是江玉燕,現在也幾乎能夠免疫世間絕大部分的……至於陳淩和阿青更是如此。
若真有那種東西能讓陳淩或阿青感到不適,那它必定會迅速成為天下矚目的焦點。
可惜的是,這樣的情況至今未發生。
陳淩深深吸了一口氣,目光帶著幾分玩味掃過梅、蘭、竹、菊四人,隨後微微點頭:“行了,先把馬喂好,今日我也要嘗嘗天山童姥的手藝。”
話音剛落,他便徑直繞開四人,朝山上走去,步伐不疾不徐。
阿青三人互相對視一眼,隨即快步跟上。
當他們四人踏上山路後,梅、蘭、竹、菊四人同時打了個寒顫,彼此對望時,都能在對方眼中察覺到難掩的憂慮與忐忑。
實在是沒辦法,不僅陳淩對天山童姥的廚藝存疑,就連她們幾個也更加擔心。
身為天山童姥一手帶大的貼身侍女,她們從未見過天山童姥親自下廚,誰也不知道今天她為何突然想起要做飯,而且還是在得知陳淩到來的情況下。
“怎麼辦?”梅侍有些猶豫地看向三位妹妹。
蘭侍嘟囔著嘴:“我怎麼會知道怎麼辦?我不參與了,我得先把陳公子的馬車安置好,還得照看馬匹,所以今天我就不上山了……”
她說完便不再等待姐妹們的反應,急忙牽著馬離開了。
竹侍嘴角微微抽動:“太不夠朋友了,記下了,等陳公子離開後要好好教訓她一番。”
梅侍和菊侍對視一眼,默契地點了點頭。
蘭侍確實太過分了,在這種關鍵時刻拋下她們獨自跑了,太過分!
然而細看之下,她們眼底其實藏著掩飾不住的羨慕。
畢竟,此刻她們也不想跟著上山,因為那樣的場景,想想都覺得尷尬。
許久,梅侍才無奈地歎了口氣:"罷了,總是要麵對的,走吧,還得給陳公子引路呢……"
與此同時,靈鷲宮中。
折騰了一炷香後,天山童姥果斷放棄了。
她實在想不通,自己明明見過梅蘭竹菊四人做飯多次,怎麼就做不好?甚至好幾次差點把廚房炸了,要不是她修為深厚,今天恐怕臉麵儘失……
就在陳淩等人到達靈鷲宮時,京城之中,一位曆經滄桑的人悄悄敲響了吳王府的大門。
大明京師。
天刀宋缺獨自漫步在這座傳承百年的都城。
行走於此,宋缺能清晰感受到大明與大唐的不同。
在大唐,街道同樣繁華,但大多數底層民眾並無多少盼頭。
對他們來說,擺攤也好,購物也罷,不過是維持生計。
由於士族門閥的存在,許多底層百姓在外小心翼翼,唯恐稍有不慎便招來災禍。
而在大明則不然,儘管也有文人士紳階層,但從開國皇帝朱元璋起,朝廷對文人並不友好,對富商的態度亦如此。
反而對最底層的普通百姓頗為重視。
當然,這並非否定朱元璋出身貧寒的思想,如今大明的藩王雖被永樂帝養得如同豬一般,雖不可肆意妄為,但每日享受奢靡生活,相較之下,大明百姓的臉上多了幾分希望。
特彆是自陳淩崛起的這三年,在他與朱厚照的相互支持下,大明的法律得到極大改善。
一條鞭法和攤丁入畝徹底剝奪了士大夫階層的特權,稅製改革使得商人成為支撐大明經濟的重要力量。
更重要的是,大明境內的惡勢力幾乎被清除殆儘,加之東西兩廠及錦衣衛的整頓、各類戶籍的取消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的快速發展,使大明煥發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在這種比較中,宋缺完全無法設想大唐有任何獲勝的機會,即便李世民即將登基稱帝。
此時此刻,再想要迎頭趕上幾乎是不可能的。
除非朱厚照給予李世民足夠的時間,但這怎麼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