頡利可汗見狀大怒,金刀一揮:“放箭!掩護戰象撤退!”
突厥弓箭手萬箭齊發,但普通箭矢根本夠不著唐軍陣地。李靖抓住時機,令旗一揮:“投石車準備!”
唐軍陣後,三十架改良投石機緩緩豎起。這些投石機不再投擲石塊,而是發射特製的“霹靂雷包”——每個都有西瓜大小,內裝五斤火藥和數百枚鐵蒺藜。
“放!”
隨著一聲令下,三十枚霹靂雷包劃出高高的拋物線,落入突厥軍陣最密集處。
“轟隆隆——”
震天動地的爆炸聲連成一片。每個霹靂雷包爆炸後,方圓十丈內的突厥士兵非死即傷。更可怕的是飛濺的鐵蒺藜,它們能輕易穿透皮甲,造成大麵積殺傷。
一輪齊射過後,突厥中軍已經亂作一團。頡利可汗的金帳被衝擊波掀翻,他本人也被親衛撲倒才幸免於難。
“這是什麼妖術?!”一位部落首領驚恐大叫,他的坐騎被鐵蒺藜擊中,正痛苦地嘶鳴。
“不是妖術,是唐軍的新式火器!”趙德言臉色慘白,“可汗,必須立刻撤...”
“閉嘴!”頡利可汗一把揪住他的衣領,“傳令各部,全軍衝鋒!用人海淹沒他們!”
突厥騎兵如潮水般湧來,數量之多令人窒息。李靖見狀立即調整陣型:“變陣!龜甲陣!”
唐軍步兵迅速收縮,盾牌相連形成鐵壁。長矛從盾牌間隙伸出,寒光閃閃如刺蝟。
“霹靂投擲手準備!”李炫高喊。
三百名精銳擲彈手從陣中衝出,每人腰間掛著五枚小型霹靂雷。他們訓練有素,在突厥騎兵衝到五十步距離時同時投彈。
“轟轟轟——”
連綿不絕的爆炸在陣前形成一道死亡地帶。衝在最前的突厥騎兵人仰馬翻,後麵的又被絆倒,一時間人踩馬踏,死傷無數。
“複合弓,三連射!”李炫再次下令。
隱藏在步兵陣後的兩千複合弓手同時放箭。這種新式弓箭射程是普通弓的兩倍,穿透力極強。三輪齊射後,突厥騎兵的衝鋒勢頭明顯減弱。
戰至午時,突厥大軍已現敗象。
頡利可汗的親衛隊傷亡過半,金盔上插著幾支箭矢。他環顧四周,隻見屍橫遍野,各部落旗幟七零八落。
“可汗!”趙德言滿臉血汙地跑來,“左翼的契苾部已經潰逃,右翼的薛延陀人也撐不住了!”
頡利可汗咬牙切齒,卻不得不承認敗局已定:“傳令...撤軍!”
突厥殘部開始潰退,但李靖豈會放過如此良機?
“全軍出擊!”老將軍長劍出鞘,“務必生擒頡利!”
薛萬徹的重騎兵率先殺出,如一把尖刀插入突厥潰軍。秦玉道的輕騎兵則從側翼包抄,截斷退路。唐軍步兵方陣也轉為進攻陣型,穩步推進。
李炫指揮火器營繼續遠程壓製,複合弓和霹靂雷不斷收割著逃亡的突厥騎兵。戰場上火光衝天,黑煙滾滾,宛如人間煉獄。
暮色降臨時,追擊告一段落。清點戰果,唐軍以不足兩千的代價,殲滅突厥五萬餘人,俘虜三萬,繳獲輜重無數。頡利可汗僅率萬餘親衛倉皇北逃,直奔定襄郡。
八百裡加急的快馬踏碎了長安城的晨霧。驛卒背插三麵紅旗,縱馬飛馳過朱雀大街,沿途百姓紛紛避讓。
“雲中大捷!我軍大破突厥十萬!”
“頡利可汗潰逃定襄!”
朱雀大街上的人群如潮水般分開,又迅速在驛馬過後合攏。賣胡餅的小販忘了翻動爐上的麵餅,酒肆二樓憑欄的士子們紛紛探出身子,連平康坊的歌姬都推開雕花窗欞。
“聽清了嗎?大破突厥十萬!”
“李靖將軍果然是我大唐戰神!”
“聽說這次是什麼"雷公營"立了大功,那火器一響,地動山搖...”
議論聲如漣漪般擴散,很快傳遍整個長安城。當驛馬衝入皇城承天門時,早有內侍在門下省等候多時,接過漆封的捷報,一路小跑送往兩儀殿。
兩儀殿內,李世民正在與房玄齡、杜如晦商議春耕事宜。聽聞捷報,這位以沉穩著稱的帝王竟失手打翻了茶盞。
“好!好!好!”李世民連說三個好字,展開軍報細讀,眼角皺紋舒展開來,“藥師用兵如神,以三萬破十萬,斬首五萬,俘虜三萬!頡利那老匹夫隻帶萬餘殘兵逃往定襄!”
房玄齡接過軍報細看,突然輕咦一聲:“陛下,這軍報中特彆提到,火器營校尉李炫設計‘火龍箭’‘霹靂雷’等新式火器,在鬼哭穀伏擊戰中全殲突厥先鋒數千,陣斬執失思力...”
旁邊杜如晦急忙搶過軍報,目光在絹帛上飛速掃過,臉上的表情從驚訝到狂喜,最後竟仰天大笑:“好!好一個李靖!好一個李炫!”
房杜二人見皇帝陛下興奮地走來走去,又突然大步走向殿外,對候著的侍從道:“傳旨,即刻鳴鐘擊鼓,召集文武百官太極殿議事!”
長安城的鐘鼓聲震徹雲霄,百姓們紛紛駐足觀望,議論紛紛。不多時,朱雀大街上車馬如龍,文武百官急匆匆趕往皇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太極殿內,李世民高坐龍椅,難掩喜色。
殿中文武百官麵麵在街上早已知道雲中大捷。房玄齡故作不知,上前一步:“陛下,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