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炫心頭一凜,感受到背後襲來的森冷劍氣。他臨危不亂,體內《天罡正法》急速運轉,身形如遊魚般向前一滑,同時反手一掌拍向身後。
“嗤——”短劍劃破空氣,在李炫後背衣衫上留下一道口子,卻未能傷及皮肉。而李炫那一掌雖未擊中黑衣人,掌風卻震得對方連退三步。
“好功夫!”黑衣人終於開口,聲音沙啞低沉,“難怪殿下如此看重李大人。”
李炫眉頭一皺:“殿下?哪個殿下?”
黑衣人卻不答話,突然從腰間抽出一柄軟劍,劍身如靈蛇般抖動,在月光下泛著幽幽藍光。他手腕一抖,軟劍頓時繃直,劍尖顫動間竟同時籠罩李炫七處大穴!
“靈蛇劍法?”李炫心中一驚,這是江湖上失傳已久的絕學。他不敢怠慢,從書案上抄起那柄雷擊桃木劍,劍尖輕顫,在空中劃出一道玄妙弧線。
“叮!”
兩劍相交,發出清脆鳴響。黑衣人顯然沒料到一柄木劍竟能硬接他的軟劍,眼中閃過一絲詫異。李炫趁機變招,桃木劍上突然泛起淡淡金光,一招“天罡破邪”直刺對方咽喉。
黑衣人急忙撤劍回防,軟劍如靈蛇般纏繞上桃木劍,試圖絞斷這看似脆弱的木劍。然而當兩劍相觸時,黑衣人臉色驟變——那桃木劍竟堅若精鋼,反而震得他手腕發麻!
“這是什麼劍法?”黑衣人驚問。
李炫不答,劍招突變,桃木劍化作漫天劍影,每一劍都帶著《天罡正法》特有的金光。這是他自創的“天罡劍法”,將道門法術與劍術融為一體,威力驚人。
黑衣人被逼得連連後退,軟劍舞得密不透風,卻仍被李炫的劍勢壓製。三招過後,他左肩已被桃木劍擦中,頓時如遭雷擊,半邊身子都麻了。
“且慢!”黑衣人突然跳出戰圈,扯下麵巾,“李參軍手下留情!”
月光下露出一張年輕英俊的麵孔,約莫二十七八歲,眉目如劍,英氣逼人。
李炫收劍而立,皺眉道:“你是何人?為何夜闖我府?”
“在下吳王府侍衛統領趙無疾,奉蜀王殿下之命,特來拜會李參軍。”年輕人抱拳行禮,態度恭敬。
“蜀王李恪?”李炫心頭一動。曆史上李恪是李世民第三子,文武雙全,深得寵愛,卻因卷入謀反案被賜死。
趙無疾從懷中取出一塊玉佩:“此乃殿下信物,請李參軍過目。”
李炫接過玉佩,隻見上麵雕刻著精美的蟠龍紋,背麵刻著“恪”字。玉質溫潤,確是王府之物。
“殿下為何深夜遣你來此?”李炫仍保持警惕。
趙無疾苦笑:“參軍有所不知。如今朝中風聲鶴唳,殿下不便公然與參軍往來,隻得出此下策。”他從背後解下一個錦囊,“這是殿下的一點心意,祝賀參軍榮升太史丞。”
李炫接過錦囊,入手沉甸甸的。打開一看,裡麵竟是一方古硯,硯台上天然形成的紋路宛如山水畫卷,右下角還有一塊血紅斑點,形如旭日。
“這是...端溪血絲硯?”李炫驚訝道。這種硯台極為珍貴,傳說墨汁滴在上麵經久不乾,是文人墨客夢寐以求的寶物。
趙無疾點頭:“殿下說,參軍既是道門高人,又是朝廷新貴,文韜武略兼備。這方‘旭日東升’硯,正配參軍身份。”
李炫摩挲著硯台,心中思緒萬千。曆史上李恪禮賢下士,結交了不少能人異士。如今自己展現出超凡能力,引起這位王爺注意也在情理之中。
“替我謝過殿下。”李炫將硯台收回錦囊,“不知殿下可還有其他吩咐?”
趙無疾左右看看,壓低聲音:“殿下說,近日東宮異動頻繁,侯君集與太子過從甚密。參軍初入朝堂,務必小心行事。”
李炫心頭一凜。曆史上侯君集確實勾結太子李承乾謀反,難道李恪已經察覺端倪?
“殿下還讓我轉告參軍,”趙無疾聲音更低,“‘畫皮易識,人心難測’。”
這句話如當頭棒喝,讓李炫瞬間警醒。畫皮妖可以偽裝成任何人,甚至可能是...李恪本人?
他暗中運轉《天罡正法》中的“望氣術”,仔細觀察趙無疾。隻見對方頭頂氣息清正,並無妖邪之氣,這才稍稍放心。
“請轉告殿下,李炫謹記教誨。”李炫拱手道,“他日若有機會,定當登門拜謝。”
趙無疾微微一笑,突然從袖中取出一卷竹簡:“這是殿下珍藏的《六韜》抄本,內有殿下親筆批注。殿下說,參軍或可用得上。”
李炫接過竹簡,展開一看,果然是《六韜》原文,空白處密密麻麻寫滿了批注,字跡挺拔有力,見解獨到。曆史上李恪確實精通兵法,這倒符合記載。
“夜深了,在下告辭。”趙無疾抱拳道,“參軍放心,今夜無人看見我來。”
說完,他身形一閃,如大鳥般掠上院牆,轉眼消失在夜色中。輕功之高,比來時更勝三分,顯然剛才交手時未儘全力。
李炫望著趙無疾離去的方向,眉頭緊鎖。李恪深夜派人送禮,表麵上是示好,實則是在傳遞信息——東宮有異動,侯君集與太子勾結,甚至可能...有畫皮妖滲透其中!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