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隊長接過銅錢,仔細端詳,眉頭越皺越緊。銅錢正麵的“開元通寶”四字筆鋒蒼勁,確實符合唐代錢幣的風格,但背麵的符文卻截然不同——那是一組扭曲的、類似符籙的圖案,線條淩厲,像是某種古老的咒文,又像是某種未知的文字體係。
“這符文......我從未見過。”王隊長低聲道。
李炫點頭:“我也從未在正統的道教、佛教或任何已知術法體係中見過類似的符號。但它......”他頓了頓,眼神微沉,“它和吳芳給我的《東瀛邪術考》裡的某些符號,有微妙的相似之處。”
王隊長瞳孔一縮:“你是說,這枚銅錢......和九菊一流有關?”
馬嵬坡古驛道的風帶著曆史的塵埃和一絲不易察覺的陰冷,吹拂過李炫手中的銅錢。那枚“開元通寶”在他指尖微微震顫,仿佛與這片土地深處殘留的某種力量產生了共鳴。
王隊長看著李炫凝重的神色,知道此事非同小可。他沉聲道:“李顧問,如果這枚銅錢真如你所說,牽扯到九菊一流的根源和千年秘術,那昆侖山之行恐怕比我們想象的還要複雜。我們需要更充分的準備。”
李炫點頭:“沒錯。我們必須先搞清楚這枚‘法錢’的真正底細,它可能是解開九菊一流術法核心的關鍵,甚至可能是我們進入昆侖後唯一的‘鑰匙’或‘護身符’。盲目前往,恐有不測。”
“我立刻聯係周局。”王隊長毫不猶豫,走到一旁,通過加密衛星電話直接聯係遠在花城的周衛國。
電話接通後,王隊長言簡意賅地將馬嵬坡的發現、李炫關於“開元通寶”法錢的推斷、以及其可能與九菊一流千年邪術源流的關聯做了彙報。他重點強調了此物的重要性,以及暫緩昆侖之行、先行深入研究此物的請求。
通訊器那頭沉默了近一分鐘,隻能聽到周衛國沉重的呼吸聲。最終,他的聲音傳來,帶著前所未有的嚴肅和一絲疲憊下的決斷:
“同意。昆侖之事,固然緊迫,但若不知己知彼,貿然前往無異於送死。你們發現的線索,可能是我們真正理解敵人、乃至找到其命門的唯一機會。我授權你們暫緩行程,就地利用一切可調動資源,對那枚‘法錢’進行最徹底的分析。需要什麼設備、專家,直接列出清單,我協調總部以最高優先級調運。記住,時間寶貴,但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務必小心,那東西......聽起來就很邪門。”
“明白,周局!”王隊長鄭重回應。
有了周衛國的首肯和支持,團隊立刻行動起來。他們並未返回秦嶺指揮部,而是在馬嵬坡當地找了一處749局的安全屋——一個外表看似普通農家院,內部卻經過特殊加固並配備了基礎實驗室設施的地方。
接下來的幾天,各種精密儀器和專家通過不同渠道悄然抵達。材料分析專家、古文字學家、能量場探測專家、甚至還有幾位從龍虎山和少林寺緊急請來的,對古代法器及邪術有研究的高功法師和禪師,在張道長和慧明禪師的遠程協調下,也加入了研究團隊。
安全屋內,臨時組建的實驗室燈火通明。那枚“開元通寶”鎮魂錢被放置在特製的惰性材料托盤上,各種精密儀器的探頭從不同角度對準了它,卻都保持著謹慎的距離,仿佛在觀察一頭沉睡的凶獸。
材料分析專家,一位戴著高度數眼鏡、不苟言笑的中年博士,首先給出了令人震驚的初步報告。
“成分異常。”博士指著光譜分析儀屏幕上的曲線,“這枚錢幣的銅料並非唐代官爐常見的青銅配方。其中銅含量極高,接近純銅,但摻雜了微量的...銥和鋨。”
王隊長皺眉:“銥和鋨?那是什麼?”
“極其稀有且昂貴的鉑族金屬,”博士推了推眼鏡,“在古代,幾乎不可能被有意地、如此精確地摻入銅料中進行鑄造。更奇怪的是,還有微量的非晶態碳和...一種無法識彆的有機質殘留,像是...某種經過極度高溫煆燒的骨粉或植物灰燼。”
李炫眼神一凝:“骨粉?人骨?”
“無法完全確定,但碳同位素顯示其來源非常古老,而且...具有某種奇特的能量惰性,像是被特殊處理過。”博士語氣中也帶著一絲不可思議,“鑄造工藝也絕非翻砂法。顯微鏡下看不到任何砂眼或氣泡,結構致密得不可思議,更像是...某種高壓下的粉末冶金技術,或者...根本不是物理鑄造的。”
“不是物理鑄造?”王隊長愕然。
“它的微觀結構顯示,金屬粒子呈現出一種...近乎完美的晶格排列,像是被極強的能量場瞬間熔融定型。背麵的符文並非雕刻,而是與錢體一次成型,符文區域的微量元素濃度和晶格結構與其他部分有細微差異,仿佛符文是‘長’出來的,或者用更高能級‘寫’上去的。”
古文字學家和符號專家們圍在另一台高分辨率掃描儀前,對著符文拓片激烈討論。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絕非漢字係統,也非任何已知的古代符文體係如道教雲篆、雷文、佛經梵字等)。”一位老教授斷言,“它的結構更接近某種...幾何化的契約符號或能量導引圖。”
另一位研究東亞邪術的專家補充道:“它與《東瀛邪術考》中記載的‘九菊一脈’的核心符籙有百分之四十的相似度,但更古老、更複雜、更...本質。像是祖師爺級彆的原始版本。而且...”他切換屏幕,調出749局內部收藏的《推背圖》殘卷的高清掃描圖。
眾人屏住呼吸。隻見《推背圖》某一幅讖語圖的角落,繪有一些裝飾性的邊紋和看似隨意的墨點,經過圖像增強和重新勾勒,其結構竟然與這枚“開元通寶”背麵的符文,有驚人的神似之處!雖然更加抽象和寫意,但核心的幾何結構和能量流動意向如出一轍!
“《推背圖》成於唐初,遠早於開元年間...”李炫沉聲道,“但這符文卻出現在一枚‘開元通寶’上...時間錯位。”
能量場探測的結果更為詭異。任何主動能量掃描如x射線、高能粒子流)靠近錢幣三厘米內,都會受到強烈乾擾甚至被吸收。被動傳感器則檢測到錢幣自身在持續散發一種極其微弱、頻率極低、但結構異常穩定的能量脈衝,這種脈衝與馬嵬坡地下的那股殘留怨念能量場,以及李炫在秦嶺黃泉眼感受到的陰氣波動,存在明顯的諧波共振!
一位從龍虎山趕來的老道士,須發皆白,仙風道骨,在得到李炫允許並做足防護後,以自身靈覺小心翼翼地去感知那枚錢幣。片刻後,他猛地睜開眼睛,額角滲出冷汗,連退三步。
喜歡推背鎮守使請大家收藏:()推背鎮守使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