渥太華,加拿大農業與糧食部大樓
威廉姆斯的辦公室窗簾緊閉,桌上的咖啡早已涼透。他盯著最新傳回的傳真,上麵帶有目前遼寧本溪那片試驗田的麥浪在黑白成像下依然清晰可辨,整齊的田壟間,綠意盎然的麥苗長勢旺盛,與《農科日報》的報道分毫不差。
"該死......"他低聲咒罵,手指煩躁地敲擊著桌麵。
電話突然響起,刺耳的鈴聲在寂靜的辦公室裡格外尖銳。威廉姆斯瞥了一眼來電顯示,臉色瞬間變得蒼白,是他的直屬上司,農業部部長助理理查德·克勞福德。
他深吸一口氣,接起電話:"先生,我正打算向您彙報——"
"彙報什麼?"電話那頭傳來克勞福德冰冷的聲音,"彙報你又搞砸了?"
威廉姆斯握緊話筒:"先生,我們還在收集更多數據,中國人在鹽堿地上的成果可能存在誇大,我們不能被他們鉗製——"
"放屁!"克勞福德突然暴怒,"我們的人親眼所見,那片麥田的長勢和報道完全一致!威廉姆斯,你知道每年撥給你們的境外公關的經費有多少嗎?三百萬加元!就為了確保國際市場對中國農產品的抵製,任何新的科研動向第一時間傳回國內!而現在呢?他們不僅突破了抗寒技術,又研製出了,矮杆的抗病小麥,這種連鹽堿地都能種出的高產小麥!你告訴我你每年都在乾什麼?"
威廉姆斯的後背滲出冷汗:"先生,我們還可以從其他方麵施壓,比如質疑他們的種子適應性——"
"閉嘴!"克勞福德打斷他,"高層已經失去耐心了。如果連"丹江一號"的專利都拿不到,明年的經費預算,你就親自去向財政部解釋吧!"
電話被狠狠掛斷,刺耳的忙音在辦公室裡回蕩。
三天後,渥太華郊外某私人會所
威廉姆斯麵前坐著幾位西裝革履的男人,加拿大小麥協會會長馬修·格蘭特、農業生物技術公司"綠金"的首席執行官戴維·洛克,以及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交部官員。
"情況比我們想象的更糟。"格蘭特將一遝文件扔在桌上,"中國人在國際農業論壇上公布了部分數據,"丹江一號"在鹽堿地的平均畝產已經達到577公斤,抗寒性比我們的"極光"係列高出30。"
洛克冷笑一聲:"我們的情報顯示,他們甚至沒使用特殊肥料,就是普通的農家肥。"
威廉姆斯的手指無意識地敲打著桌麵:"專利方麵呢?"
"已經完成國際注冊。"外交部官員淡淡地說,"而且中國人這次學聰明了,核心技術完全由國企控股,我們連鑽空子的機會都沒有。"
會議室陷入沉默。窗外,加拿大廣袤的麥田在夕陽下泛著金光,這片曾經讓他們引以為傲的"世界糧倉",此刻卻顯得如此脆弱。
"還有一個壞消息。"格蘭特陰沉著臉,"巴西和阿根廷已經派代表團去中國考察了。如果"丹江一號"在南美推廣......"
他沒有說完,但在場所有人都明白那意味著什麼,加拿大在國際小麥市場的壟斷地位將徹底被動搖。
方稷站在田埂上,望著眼前金燦燦的麥浪。再有一周就可以收割了,這些在鹽堿地上頑強生長的矮杆抗病麥穗沉甸甸地低垂著,仿佛在向大地鞠躬。
"老師!"鐵柱氣喘籲籲地跑來,"省裡剛來的電話,說加拿大要求派考察團!"
馮知微推了推眼鏡:"這麼快就坐不住了?"
方稷笑了笑:"意料之中。"他轉向鐵柱,"告訴省裡,我們歡迎客觀公正的考察。不過......"他眯起眼睛,"所有參觀必須在我們的人陪同下進行,特彆是核心試驗區。"
老崔扛著鋤頭走過來,咧嘴一笑:"要不要俺找幾個壯小夥"陪著"那些洋專家?保證他們連一根麥穗都摸不走!"
眾人哈哈大笑。小玲從田裡鑽出來,小手舉著一株特彆飽滿的麥穗:"專家,專家,這個是不是長得最好?"
方稷接過麥穗,在陽光下仔細端詳:"是啊,這是最棒的一株。"他從口袋裡掏出鋼筆,在孩子手背上又畫了一顆五角星,"等外國人來的時候,就由我們的小偵察兵帶他們參觀好不好?"
小玲挺起胸膛:"保證完成任務!"
渥太華國際機場,一周後。
威廉姆斯親自帶隊,一行十二人的"農業技術交流團"即將登機。臨行前,他接到克勞福德的電話:"記住,不管用什麼方法,必須拿到"丹江一號"的樣本。董事會已經批準了特殊經費。"
掛斷電話,威廉姆斯摸了摸公文包裡的幾個特殊容器,那是用來秘密攜帶種子的保溫盒。
飛機起飛時,他望著窗外加拿大的萬裡麥田,突然想起三年前在馬尼拉國際農業展上,他當眾倒掉中國種子樣品時的場景。
當時那句"劣質產品"的嘲諷,如今像一記響亮的耳光,狠狠抽在他自己臉上。
本溪試驗田,收割前一天。
方稷接到周部長的加密電話:"加拿大人明天就到,他們肯定會耍花樣。你那邊準備好了嗎?"
"放心。"方稷望著倉庫裡已經封裝好的種子樣本,"真正的"丹江一號"原種今早已經秘密轉移了。田裡留的都是經過處理的二代種,就算他們偷走,也複製不出相同的性狀。"
電話那頭傳來周部長的笑聲:"好!這次就讓他們偷雞不成蝕把米!"
掛掉電話,方稷走出倉庫。夕陽下,鐵柱正帶著村裡的年輕人在田邊巡邏,每個人的手臂上都戴著"麥田護衛隊"的紅袖標。遠處的公路上,幾輛黑色轎車正緩緩駛來,那是先遣的安全檢查人員。
馮知微走過來,遞給他一杯熱茶:"老師,明天要提防他們取樣嗎?"
方稷搖搖頭,嘴角揚起一抹意味深長的笑:"不,讓他們隨便取樣。有時候,偷到的"寶貝"反而會成為最致命的陷阱。"
隻有養兵千日,用兵一時,沒聽說過防賊千日的道理,要偷就讓他們偷個夠。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