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荒的春天來得晚,風還帶著刺骨的寒意。方稷裹緊了身上的棉襖,踩著剛剛解凍的泥濘小路往大隊部走。
地裡殘存的積雪在陽光下閃著細碎的光,遠處幾個老鄉正彎腰查看土地情況。
"方技術員!"一個洪亮的聲音從身後傳來。方稷回頭,看見生產隊長王大慶大步流星地趕上來,黝黑的臉上掛著憨厚的笑容,"這麼早就出去啊?"
"王隊長早。"方稷搓了搓凍得發紅的手,"鄭國棟來信說麥種今天能到,我得去等著。"
"哎呀,那可太好了!"王大慶眼睛一亮,"這海南來的麥種真能抗住咱這兒的寒?"
方稷笑了笑:"嗯,能的放心吧。"
兩人一路聊著來到大隊部,剛進門就聽見會計李淑芬在接電話:"是,是,俺們一定好好保管!方技術員就在這兒呢!"
放下電話,李淑芬興奮地說:"方技術員,軍隊來電話了,麥種到了!下午給開車送過來。"
王大慶自顧自地點上,深深吸了一口:"方技術員,你說國家咋想起來研究抗寒麥種的?"
"在海南的實驗站工作,那裡冬季溫暖,適合做育種研究。"方稷望著遠處起伏的荒原,"國家一直惦記著北大荒的老鄉們吃不上好麥子的事。"
"還是國家好啊!"王大慶感歎道。
下午,軍區的同誌送來了幾個麻袋整齊地碼放在角落裡,上麵用紅漆寫著"抗寒麥種鄭"。
方稷小心翼翼地解開一個麻袋,金黃的麥粒在陽光下閃爍著健康的光澤。他捧起一把,麥粒飽滿均勻,散發著淡淡的麥香。
"這麥種看著就精神!"王大慶也湊過來看,"比咱們本地那些強多了!"
工作人員遞過一個包裹:"這是隨麥種一起寄來的信和種植說明。"
方稷迫不及待地拆開信封,鄭國棟熟悉的字跡躍然紙上:
"方稷同誌:
見信如晤。經過努力,海南終於培育出了這批抗寒抗旱麥種。它結合了東北本地麥種的耐寒特性和引進品種的高產特性,經過實驗室反複測試,能夠在零下15度的環境中存活......"
回到村裡,消息已經傳開了。大隊部門前圍滿了好奇的鄉親們,七嘴八舌地議論著。
方稷站在台階上,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鄉親們,這是鄭老蔫兒同誌從海南寄來的抗寒麥種。根據他的研究,這些麥子能夠抵抗我們這裡早春的寒冷天氣。咱們今年春天播種就用這個品種,希望大家積極配合!"
第二天天剛蒙蒙亮,附近幾個生產隊的人都聚集在了試驗田邊。方稷按照鄭國棟信中詳細說明的方法,指導大家播種。
"壟要起得高一些,行距放寬到二十公分......"方稷一邊示範一邊解釋,"這樣有利於麥苗通風,減少凍害。"
"方技術員,這法子跟俺們祖輩傳的不一樣啊!"老莊稼把式趙大爺皺著眉頭說。
"趙大爺,這是科學種植方法。"方稷耐心解釋,"鄭國棟在海南做了大量實驗,證明這樣種效果最好。"
馬團長拍拍趙大爺的肩膀:"老趙頭,咱就信科學一回!鄭技術員啥時候騙過咱們?"
播種工作持續了三天。最後一天下工時,夕陽將麥田染成金色,新翻的泥土散發著春天的氣息。
方稷站在田埂上,仿佛已經看到了金黃的麥浪。
播種後第十天,突如其來的倒春寒襲擊了北大荒。
那天半夜,方稷被急促的敲門聲驚醒。他拉開門,馬團長滿臉焦急地站在門外,呼出的白氣在寒風中迅速凝結。
"方技術員,不好了!溫度驟降,剛出的麥苗怕是要遭殃!"
方稷心裡一沉,胡亂套上棉衣就往外跑。外麵寒風呼嘯,月光下能看到田裡已經結了一層白霜。他們深一腳淺一腳地跑到試驗田,借著手電筒的光,看到剛破土而出的嫩綠麥苗上已經覆上了一層冰晶。
"這可咋整啊!"王大慶急得直跺腳。
方稷蹲下身,輕輕觸碰一片麥葉,冰涼的觸感讓他心頭一緊。他想起鄭國棟信中的話:"......麥苗在出苗後兩周內最為脆弱,若遇寒潮,可采取覆蓋草簾、熏煙增溫等方法保護......"
"王隊長,快叫醒大夥兒!把所有能用的草簾、秸稈都拿來,蓋在麥苗上!再在地頭點幾堆火,用煙來提高地表溫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