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內瓦國際農業會議的休息廳裡,金發碧眼的各國代表舉著香檳,笑聲刺耳。
"聽說中國的冬星項目徹底停擺了?"英國代表晃著酒杯,"可惜啊,本來還想買點種子回去。"
法國代表嗤笑:"被自己人偷了核心數據,現在連專利都不敢申請了!"
角落裡,華國代表團團長周明握緊了拳頭。美國種子公司副總布朗故意湊過來:"周先生,我們願意出價五百萬美元收購冬星殘存數據——就當是做慈善了。"
全場哄笑。周明緩緩起身,他環視眾人,"冬星沒有停擺,而是在做更重要的事。"
布朗掃了眼報告,突然變色:"周先生您所說的更重要的事情,難道是你們用雜草雜交小麥嗎?"
"科學史上所有重大突破,"周明一字一頓,"在成功前都被稱為瘋子的妄想。"
農科院的走廊上,方稷抱著厚厚的實驗記錄本,迎麵撞上財務處的老劉。
"方工啊,"老劉推了推眼鏡,"部裡剛砍了咱們三成經費,說"無效科研"太燒錢......"
農業部會議室,爭論已持續三小時。
"簡直是胡鬨!"計委的張副主任拍著桌子,"眼看冬星就要全麵推廣,現在突然改種什麼抗病材料?農民能答應嗎?"
林副主任將報告摔在桌上:"解釋一下!為什麼擅自更改冬星推廣計劃?"
方稷剛要開口,李教授搶先一拍桌子,嗡嗡響:"改啥改?俺們是在救命!"
"李教授!"趙所長急忙製止,"林主任,這是我們的最新研究。"他推過一疊照片,"雲南已經出現條鏽病新變種,普通冬星根本......"
"雲南離黃淮海多遠?"林副主任冷笑,"就憑一個邊緣地區的病例,你們就要全國改種實驗品種?"
方稷突然展開一張氣象圖:"1950年條鏽病大流行前,也是先在西南出現異常菌株。"他的手指劃過等高線,"今年大氣環流模式與當年高度相似,加上全球變暖......"
"夠了!"林副主任打斷,"我要的是增產數據,不是氣象學講座!"
方稷將雲南的病株標本推過桌麵:"各位領導,這種條鏽菌新變種,三天就能讓整片麥田絕收。"
"危言聳聽!"種子站的馮站長冷笑,"我搞農業三十年,還沒見過什麼"小麥癌症"!"
陳雪突然站起來:"1950年華北條鏽病大流行,餓死多少人?檔案室有照片,要看看嗎?"
會議室瞬間安靜。
方稷突然走到桌前,鋪開一張紙:"我立軍令狀。若明年條鏽病未爆發,我自願辭去一切職務。"他深吸一口氣,"但若爆發而咱們沒準備......"
鋼筆尖在紙上沙沙作響,最後重重落下"方稷"二字。
林副主任盯著墨跡未乾的紙張,突然笑了:"年輕人,你知道多少乾部毀在這種"賭氣"上?"
"不是賭氣。"方稷抬頭,"是科學預判。"
白發蒼蒼的趙部長摘下眼鏡,疲憊地揉著眼角:"方稷同誌,你有幾成把握?"
"十成。"方稷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抬頭,"但不是把握成功,而是把握必然爆發——氣象數據、菌種變異、曆史周期,所有證據都指向明年。"
他推過一摞資料:"雲南已經出現新變種,黃淮海是下一個。"
"可萬一......"
"沒有萬一。"方稷懇求的看著在座的各位領導。
趙部長盯著手印看了很久,突然笑了:"我像你這麼大時,也敢這麼賭命。"他轉向眾人,"我提議:主推區種抗病種,保留20常規冬星作對照。"
"部長!"馮站長急道,"這要增加多少成本......"
"成本?"老部長猛地拍桌,"六零年餓死人的時候,誰算過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