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沙衛一號"遇到合適的環境,就會通過根係萌發新株。"方稷的語氣中帶著自豪,"一場大風過後,折斷的枝條隻要沾到濕潤的沙地就能生根。去年的一場沙塵暴,反而讓這片林子擴大了三畝多。"
鐵柱站起身,環顧四周。
這片防風林就像一道綠色長城,守護著後方的農田。林子背風處,沙土已經開始出現結皮,一些野草和小灌木自然地生長起來,形成了一個小小的生態係統。
"太不可思議了..."鐵柱喃喃道,"這已經不僅僅是防風林了,這是沙漠生態係統的工程師啊!"
"走,帶你去看看更厲害的。"方稷神秘地笑了笑。
三人繼續向林子深處走去。隨著太陽升高,沙漠開始展現出它炙熱的一麵。鐵柱的額頭滲出汗水,但他渾然不覺,完全被眼前的景象吸引。
在一塊相對平坦的沙地上,矗立著幾棵形態奇特的樹。它們的樹乾更加粗壯,樹皮呈現出深褐色,枝葉也更加茂密。
"這是"沙衛二號","方稷介紹道,"我們在"沙衛一號"的基礎上,又導入了紅柳的基因。"
小艾興奮地補充:"這些樹不光能固沙,每年還能產出上百公斤的優質牧草葉子!"
鐵柱走近其中一棵樹,發現它的葉片肥厚多汁,散發著淡淡的清香。他摘下一片嘗了嘗,味道微甜,帶著些許鹹味。
"含鹽量比普通牧草高,正好適合駱駝和羊群。"方稷解釋道,"現在周邊牧民的牲畜,冬天三分之一的口糧都靠這些樹葉。"
鐵柱突然想到什麼:"那它們的根係..."
"比"沙衛一號"更發達。"方稷示意他看樹下,"我們做過同位素示蹤實驗,發現它能將深層地下水吸收上來,通過葉片釋放到近地麵空氣中,改善局部小氣候。"
正說著,鐵柱忽然感覺臉頰一涼。他抬頭看去,發現樹冠竟然凝結出了細小的水珠。
"這...這是自然形成的露水?"鐵柱震驚地問。
方稷點點頭:"單棵樹的調節效果有限,但成片種植後,林內濕度能比外圍沙漠高出40,夜間溫度也能高23度。"
鐵柱突然明白為什麼方稷要這麼早帶他來了......這是要讓他親眼見證這片神奇林子的"呼吸"過程。
回程的路上,鐵柱一直處於興奮狀態,不停地問著各種問題。方稷耐心地一一解答,眼中閃爍著欣慰的光芒。
"方老師,這些樹...推廣得怎麼樣?"鐵柱突然問道。
方稷的表情變得複雜:"技術上已經很成熟了,但推廣起來還是有很多困難。種苗成本高,前期養護需要大量人力物力..."
"讓我來負責這個項目吧!"鐵柱突然說道,"我在三亞積累了不少推廣經驗,而且..."他晃了晃已經結痂的手,"我不怕吃苦。"
方稷深深看了他一眼,緩緩點頭:"好,那就交給你了。不過記住,再忙也要做好防護,沙漠可不會對任何人手下留情。"
回到基地後,鐵柱立即著手製定推廣計劃。他攤開地圖,用紅筆圈出基地外圍的幾片沙地——那裡地勢相對平坦,風沙侵蝕較輕,適合作為首批擴展區。
"先從這裡開始,"鐵柱指著地圖對團隊說道,"用草方格固沙,把地麵先穩定住,再讓孫組長的土壤改良團隊跟進。"
第二天,鐵柱帶著十幾名工人和當地牧民,推著裝滿麥草捆的板車,來到規劃好的區域。草方格固沙是沙漠治理的經典方法——將麥草或蘆葦紮成方格,埋入沙中,形成網狀結構,既能削弱風力,又能固定流沙。
"橫豎交叉,格子大小控製在1米x1米!"鐵柱一邊示範,一邊用鐵鍬將麥草壓進沙子裡。工人們其實比鐵柱更熟悉如何打草方格,很快,金黃色的草方格在沙地上蔓延開來,像一張巨大的漁網,牢牢鎖住流動的沙粒。
牧民買買提蹲下身,摸了摸剛固定好的草方格,檢查草方格的固定情況,看著沒有問題了,起身和鐵柱說:"技術員,要檢查一下嗎?"
鐵柱咧嘴一笑:"不用,看你們比我可專業。"
果然,三天後,草方格內的沙麵已經微微結皮,而外圍未經處理的沙地仍被風吹得不斷流動。
草方格穩定住沙地後,孫組長的土壤改良團隊迅速跟進。他們運來發酵好的牛羊糞、腐殖酸和保水劑,按照優化配比混合進沙土裡。
"這沙子裡摻了糞,不會臭嗎?"有第一次來幫忙的牧民捏著鼻子問。
孫組長哈哈大笑:"發酵過的,沒味道!而且,這玩意兒比金子還金貴,能讓沙子變成能種莊稼的地!"
改良後的沙土顏色變深,摸上去鬆軟濕潤,和原本乾燥的流沙完全不同。鐵柱蹲下來抓了一把,用力一攥,沙土竟然能成團不散。
"成了!"他興奮地拍了下大腿,"太好了辛苦了孫組長,謝謝您!"
孫組長也是心裡暢快,現在整個沙漠的地,那可都是他們組的成果,這簡直能吹一輩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然而,新的問題很快出現....."沙衛一號"和"沙衛二號"的樹苗需要從基地育苗中心運來,但沙漠路途顛簸,加上高溫暴曬,運輸途中苗木的死亡率高達30。
"這樣不行,"鐵柱皺眉看著又一批蔫掉的樹苗,"咱們得就地育苗!"
他找到方稷,提出在推廣區直接建立小型育苗點的想法。
"運輸損耗太大,如果能在牧民定居點附近直接育苗,不僅能提高成活率,還能讓牧民參與進來,學會技術後自己培育。"
方稷略一思索,點頭同意:"好,你去辦。需要什麼資源,直接跟後勤提。"
很快,鐵柱在幾個牧民聚居區選定了育苗點。他帶著技術員手把手教牧民們如何催芽、培土、控溫、滴灌。起初,牧民們半信半疑:"我們祖祖輩輩放羊,哪會種樹?"
鐵柱也不急,隻是笑著說:"試試唄,種活了,你們的羊冬天就有樹葉吃了。"
鐵柱沒有貿然決定基地位置,而是先帶著小艾和幾位熟悉地形的牧民,騎著摩托車在周邊考察了三天。他們主要考慮以下幾個因素:
水源:必須靠近現有的滴灌管道,或者有穩定的淺層地下水雖然沙漠地下水鹽堿度高,但經過處理仍可用)。
避風:選擇沙丘背風坡或天然窪地,減少風沙對幼苗的傷害。
交通:不能離牧民定居點太遠,否則他們每天往返不方便。
最終,他們選定了距離買買提家不到2公裡的一處低窪地,這裡有一口老井水質需改良),且背靠一座大沙丘,能阻擋西北風。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