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稷帶著《生態協同防控係統概念框架》回到三亞實驗站時,迎接他的是一張張既期待又困惑的麵孔。
來自三亞農業院校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組成的課題小組。
這些年輕人帶著對科研的憧憬和農業的堅持,課題小組是首次采用非研究生項目,讓本科學生就能參與到實際的科研研究中,三亞農學院的校長也非常認可,科研不應該關在象牙塔裡,應該讓年輕人儘早接觸真實的農業問題。
通過與學校建立"產學研聯合培養基地",實驗站每年接收兩批學生參與為期36個月的實踐研究。這些學生不僅要完成自己的課題,還要參與實驗站的日常工作。
"這不是簡單的實習,"方稷在迎新會上說,"你們將是研究團隊的重要成員,要承擔實實在在的科研任務。"
這些年輕人都懷揣著對農業科研的熱情,但麵對這個前所未有的概念,都不免有些迷茫。
"教授,這聽起來很美好,但真的可行嗎?"第一個提出質疑的是陳雨薇,是團隊的昆蟲生態學的學生,也是生物係的特招實驗學生。"規模化繁育天敵?精準釋放?這些在實驗室都很難做到,更彆說大田了。"
方稷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在白板上畫了一個圓:"我們都知道化學農藥的弊端,但為什麼難以替代?因為它簡單、高效。我們要做的,不是否定現代技術,而是用更智慧的方式整合生態原理和現代科技。"
"雨薇問得很好,"方稷走到白板前,"規模化繁育天敵確實是個挑戰。但讓我們換個角度思考——"他在白板上畫了兩個重疊的圓圈,"我們不需要從頭建立一套全新的係統,而是要將傳統生態智慧與現代技術進行創造性融合。"
他打開投影儀,展示出一張詳細的研究路線圖:"我們的研究將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都有明確的目標和可交付成果。"
第一階段:基礎研究3個月)
"首先,我們要深入研究李大爺那塊麥田的生態係統。"方稷放大一張田間布局圖,"雨薇,你負責帶領昆蟲組,係統調查田間昆蟲群落結構,特彆是蚜蟲瓢蟲的種群動態。"
陳雨薇眼睛一亮,陳雨薇也沒想到第一個領到任務的是自己,立即從隨身攜帶的小包裡把小本子掏出來,開始記錄方教授說的要自己做的工作。
"李明遠,"方稷轉向一個戴著厚眼鏡的男生,"你帶領植物組,分析不同油菜品種的誘集效果和化感物質。"
李明遠之所以能得到這個帶領整個小組的機會,也是因為老師特意和方稷打過招呼,說李明遠不光團結同學們有一手,大家和他一起氣氛會比較好,更重要的是老師說他樂於溝通很積極,這些品質對於方稷和整個團隊都很重要。
"張婷婷,土壤微生物組交給你,研究長期生態種植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響。"方稷看著張婷婷老師對於張婷婷的評價,細心嚴謹。
在這些學生剛來的時候,方稷隻能通過她們表現出來的臨時狀態,和老師的評語來判斷這個人是否可以勝任,但是後續也要根據他們的實際工作情況來調整。
方稷看著學生們迅速進入狀態,繼續說道:"這個階段的關鍵是建立基礎數據庫,為後續技術開發提供科學依據。"
第二階段:技術開發6個月)
方稷切換幻燈片,展示出一係列技術模塊:"基於第一階段的研究成果,我們將並行開發四個關鍵技術:"
智能誘集係統:"我們要篩選和培育最適合做"植物保鏢"的油菜品種,不僅要誘集效果好,還要有經濟價值。"
天敵工廠:"研究瓢蟲等天敵的大規模繁育技術,開發低成本飼料和自動化養殖係統。"
精準釋放技術:"設計無人機釋放裝置,研究最佳釋放時機和密度。"
監測預警係統:"開發基於圖像識彆的蟲情自動監測設備。"
"每個技術模塊都由一個小組負責,定期交流進展。"方稷說,"我們要用工程師的思維來解決生物學問題。"
第三階段:集成示範3個月)
"最後,我們將選擇三個不同類型的農場進行示範:大型機械化農場、中型家庭農場和小型生態農場。"方稷展示出示範點的衛星地圖,"每個示範點都要量身定製實施方案。"
實驗室裡響起一陣興奮的議論聲。方稷抬手示意安靜:"我知道這個計劃很遠大,但正因為遠大,有挑戰,才值得我們去嘗試。"
他走到學生中間:"你們可能會問,為什麼讓本科生參與這麼重要的研究?因為我相信,最好的學習是在解決真實問題的過程中發生的。農業科研不能關在象牙塔裡,必須紮根泥土,直麵挑戰。"
方稷看著一張張年輕的麵孔,語氣變得深沉:"我們不僅僅是在做一個科研項目,更是在探索中國農業的未來方向。化學農業走了幾十年彎路,是時候回歸生態智慧了,但要用現代科技讓這種智慧發揚光大。"
接下來的幾天,實驗室裡充滿了忙碌的身影。陳雨薇帶著昆蟲組設計調查方案,李明遠開始整理油菜種質資源,張婷婷則在準備土壤采樣設備。
方稷沒有給學生太多限製,而是鼓勵他們大膽嘗試。"不要怕犯錯,"他說,"科研就是在試錯中前進的。重要的是保持好奇心和批判性思維。"
清晨五點半,河南的天光已經大亮。淅川農技站實驗站的宿舍裡,鬨鈴聲此起彼伏。陳雨薇第一個跳下床,輕輕推醒還在熟睡的張婷婷:"婷婷,快起來,今天要去李大爺的麥田做第一次係統調查!"
宿舍裡頓時忙碌起來。學生們睡眼惺忪地洗漱、穿好工作服,在食堂匆匆吃過早餐後,帶著各種采樣工具登上前往田間的蹦蹦,昨天這些學生和方稷回到河南,這次要在李大爺的這片已經養好的生態田裡做前期的數據收集實驗,還特彆申請了一塊地作為對照試驗田。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