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5章 生態農場小麥_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45章 生態農場小麥(1 / 1)

方稷沉默地聽著,手中的筆在紙上無意識地劃著。昏黃的燈光下,劉大爺粗糙的手指一行行指著賬本上的數字,每一個數字都像針一樣紮在方稷心上。

"油菜種子13塊,放瓢蟲和打藥抵了,收油菜的人工..."老人歎口氣,"這還是我自己乾活沒算工錢。要是請人,一畝地又得多花80。"

方稷的目光落在最後那個刺眼的數字上:"68.5元"。負號像一把刀,割裂了他所有的理論推演。

夜已深,方稷卻毫無睡意。他在硬板床上翻來覆去,劉大爺那句"咱農民種地,不能做賠本買賣啊"在耳邊反複回響。

第二天清晨,方稷把學生們叫到田埂上。露水打濕了鞋麵,所有人都沉默地站著。

"都說說吧,"方稷的聲音有些沙啞,"聽到劉大爺算的賬,有什麼想法?"

學生們麵麵相覷。

李明遠蹲下身,抓起一把泥土:"可是生態效益呢?土壤改良、環境保護、健康價值...這些難道不算嗎?"

"問題就在這兒!"張薇提高聲調,"這些效益對農民來說太遙遠了!他們要看的是今年的收成,明年的飯錢!"

爭論越來越激烈。有學生認為應該堅持理念,有學生覺得必須麵對現實。

方稷一直沉默地聽著,直到大家漸漸安靜下來。

"你們說得都對。"他終於開口,"我們既不能放棄生態理念,也不能忽視經濟現實。"

方稷立即調整計劃:"今天不下田,我們去走訪農戶。"

方稷最開始的計算方式,像許多學院派研究一樣過於理想化——他隻簡單計算了每畝小麥換成油菜後的籽粒產量和榨油收入,卻忽略了太多隱藏在田間地頭的真實成本。

"教授,您看這個。"張薇拿著小本子,上麵密密麻麻記滿了農戶反饋,"劉大爺說收油菜要請人,因為油菜成熟期和小麥不一樣,不能等;脫粒要單獨準備機械,油菜單獨脫粒比小麥麻煩得多;晾曬要占場地,油菜籽容易發黴,必須搶晴天曬..."

李明遠補充道:"還有油菜秸稈處理比小麥秸稈麻煩,不能直接還田,搬運和堆放都要人工;榨油要運輸到油坊,油渣要運回來當肥料,這些運輸成本都沒算進去。"

方稷的眉頭越皺越緊。他原以為用油菜籽榨油的收入可以抵消部分成本,但現在看來,光是這些隱性成本就足以吞掉全部預期收益。

"最重要的是時間成本。"老農李大叔一針見血,"種油菜要多花多少工?這些工夫拿去打工,一天能掙一兩百!你們讀書人總不算這個賬。"

方稷感到一陣窒息。他想起自己最初的計算:油菜籽畝產180斤,出油率35,菜籽油市價8元斤...看似美好的數字,在現實的複雜性麵前不堪一擊。

"不能靠補貼做,"方稷喃喃自語,"那是在建造空中樓閣。"

但望著眼前綠油油的麥田,想著不用除草劑帶來的生態效益,他實在不甘心放棄。這批試驗田承載了太多希望——不僅是技術突破,更是一種發展方式的證明。

"我們再算一遍!"方稷突然站起身,"把所有隱性成本都量化,看看究竟差多少。"

學生們立即行動起來。一組人去調查農機作業價格,一組人去記錄各環節用工量,還有一組人去了解油菜加工銷售的全流程。

三天後,一份全新的成本核算擺在麵前。結果令人震驚:考慮所有隱性成本後,生態種植模式每畝淨收益比常規種植低近500元!

"500元..."方稷重複著這個數字,"對一個種植的農戶來說,這確實是個無法忽視的數字。"

但就在這時,轉機出現了。

在走訪中,他們發現一些農戶自發形成的合作模式:幾家合用一台脫粒機,輪流使用;合夥購買小型榨油機,降低單位成本;甚至有人嘗試用油菜花發展觀光旅遊...

"也許,"方稷若有所思,"我們不該隻盯著單畝效益,而要著眼於整個生產係統的優化。"

他立即調整思路:不再追求單打獨鬥的技術完美,而是探索適合不同規模農戶的組織模式。

對小農戶:推廣互助合作模式,共享設備和勞動力

對專業大戶:開發全程機械化方案,降低人工成本

對合作社:打造產業鏈,實現增值收益

新的方案逐漸清晰:通過多用途開發提高綜合效益,通過組織創新降低運營成本,通過產業鏈延伸提升附加值。

重點是小麥,這樣沒有除草劑的小麥其實是可以高於目前的市場價的,但是不能讓農戶自己找出路,也不能貶低原有的小麥市場,

方稷意識到,生態種植的小麥本身就是一個高端產品,但必須找到合適的市場定位和銷售渠道,既不讓農戶單打獨鬥,也不衝擊現有市場體係。

"我們不能讓農民自己背著麥子去城裡叫賣,"方稷在團隊會議上強調,"也不能貶低普通小麥的價值。要建立全新的價值鏈,農戶無法幫這些生態小麥找到出路,這是我們提出的項目,我們要來幫農戶想辦法。"

方稷帶著生態小麥的樣品和檢測報告,連續拜訪了四家知名嬰幼兒輔食企業。會議室裡的場景一次次重演:

"方教授,您的小麥品質確實很好,"某大型食品企業的采購總監推了推眼鏡,"無農殘、營養指標優異。但是..."

這個"但是"後麵總是跟著類似的理由:成本太高、供應量不穩定、消費者認知不足...

最讓方稷受挫的是一位資深行業專家的話:"現在母嬰市場,媽媽們更認"有機"、"進口"這些概念。您這個"生態種植"很好,但需要時間教育市場。"

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招待所,方稷看著桌上那些生態農場的資料,心中有些感慨,什麼時候才能不會有穀賤傷農的事情繼續上演。

就在這時,bb機響了。方稷找了電話回撥回去,周部長的聲音帶著難得的輕鬆:"方稷啊,聽說你最近在到處推銷小麥?"

方稷苦笑著彙報了情況。電話那頭沉默片刻,突然傳來笑聲:"你啊,也太不關心部裡的動態了!明天上午來部裡一趟,有個會你該來聽聽。"

喜歡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請大家收藏:()穿越70年代從知青到國士無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道非身外 福寶懂獸語,輕鬆帶飛紈絝爹地 藍鴞之戀 飲馬邊疆,從塞北一小卒開始 混沌斬天刀 仙尊洛九天 來世之後的複仇 洪荒:我,先天葫蘆藤,開局暴打三清! 重回90:我靠薅鵝毛發家啦! 渣夫還跪呢,夫人被京圈大佬拉去領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