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表態支持童貫,頓時將種師道給將了一軍。
本是三方平衡的局麵,現在變成二比一,那麼他不撤兵回去,就會背上不忠之名,即使在江南大勝一場,回去也不會有好下場。
何況,童貫和宋江撤走,他獨自也拿不下方臘。
因此,他無奈歎了口氣,準備回帳和手下種師中、姚平仲等將領商議撤兵之事。
正在這時,忽然有信使急急趕來報信,言有軍事機密求見童樞密並種相公以及宋將軍。
三人聞聽,都驚訝起來,不知發生何事。
核驗了身份後,信使被放入大帳麵見童貫等人。
幾人見這信使憔悴狼狽模樣,就知是馬不停蹄趕來的。
童貫作為樞密使,僅次於皇帝的軍事長官,自然是此間主帥,有事自然要第一個做主。
於是率先開口道:“信使深夜趕來,有何要事相告,可是汴京危急?”
信使拜倒在地,口乾舌燥,艱難開口道:“稟報童樞密,汴京無憂,官家與群臣正合力守城,抵抗賊軍。
近日,宿太尉出使遼國,帶回一批火器。
官家批示,全部送入南方戰場,交由童樞密分配,務必要一舉擊敗反賊方臘,使其再無北顧之力,方可班師回朝,剿滅田虎、王慶二賊,最終與林賊決一死戰!”
信使一口氣說完,險些暈了過去。
童貫見消息還未說完,怕耽擱了大事,急忙命人送上溫水點心,讓信使緩上一緩!
而在一旁端坐的種師道,聞之宿元景搞到了一批火器,頓時恍然大悟。
原來如此,他就說總是差點什麼才能大敗方臘,原來是火器。
對,沒錯,那方臘手裡就有不少火器,憑此死死堅守各處城池,使得他們每次進攻都艱難重重。
他們這邊,雖然也研發了一些突火槍和火炮,但是威力跟對方沒法比。
原來是火器威力不足麼?
但是,遼國哪來的火器,就算是有,那威力又如何呢?
官家為什麼說,大軍得了這批火器,便能大敗江南軍?
種師道帶著一堆疑問,審視信使。
宋江則滿心歡喜,有了火器,定然能速敗方臘。
他不懷疑火器的威力,也不懷疑其來源。
畢竟,他在和田虎一處當反賊時,那是親自用過這些產自梁山的火器的,威力當然比朝廷自己研發的大多了。
至於來源,那還不簡單,這就是林衝賣給遼國,用以抵抗金國的。
隻是,這其中可能出現了中飽私囊者或者說賣國求榮者,才會將這火器偷賣給宿太尉。
否則,這等大殺器,遼國再是跟宋國盟好,那耶律延禧再怎麼荒誕不經,也絕不會在此事上犯糊塗。
所以,宋江斷定這其中必定有所蹊蹺,童貫也看出了其中關鍵,等信使緩了口氣,追問道:“宿太尉是如何買到這批火器的,又是如何得知其威力非比尋常的?”
信使聞言,恭敬道:“此事,按宿太尉的說法,是他在遼國的故交一手操持,轉道西夏運來的。
至於威力,宿太尉說了,這批火器,產自林賊的昭國!”
童貫聞言,大喜道:“原來如此,宿太尉真是幫了本帥大忙。
既然是林衝那裡產的,自然不用擔心威力問題。
火器現在何處,可曾運送啟程?”
信使道:“小的出發前,大隊已將火器運送上路,正從南邊趕來,估算著時日,隻在半月之內就能抵達,交付樞密大人使用!”
“好,好啊,有了這批火器,看那方臘不被本帥打得落花流水。
信使一路辛苦,下去歇息吧!
本帥這裡寫封信,你明日啟程送回去給官家,讓官家放心,我等儘快大敗方臘,趕回去消滅田、王二賊!
也順道幫我帶封信感謝宿太尉,他真是本帥的及時雨!”
宋江聽得這三個字,頓時有些尷尬,這不是他的名號麼!
但他也沒法反駁,自己雖然是貨真價實的及時雨,但是在圍剿方臘一事上,卻見效有限,自然抵不上宿元景送來火器及時。
種師道也放心了,官家有這樣的魄力和信心,自是天大的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