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不用無功而返,否則對不起損耗的巨量錢糧,也沒法給犧牲的兄弟們交代。
更讓他擔憂的是,若是就這樣撤走,那方臘也必定要趕赴汴京,爭奪天下公主的位置的。
到了那時,他們才真的是四麵埋伏,再也無力回天了。
現在好了,不僅有了火器,還能讓童貫和宋江二人堅定作戰,並且是急於求戰,那江南局勢,就要大變樣了。
此前之所以打得艱難,除了火器威力不如對方,更重要的是,童貫指揮的兵馬,不僅唯利是圖,還貪生怕死。
正麵戰場一旦有什麼立功的機會,那他們便趨之若鶩去爭搶。
一旦陷入劣勢,那他們便是最先潰逃的那一夥,搞得西軍也沒法堅守住江南軍的反撲。
宋江麾下兵馬,雖然也不是能苦戰久戰的,但好歹沒那麼怕死,隻是戰力卻有限得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因此,這江南戰場,主力、精銳之力,依舊是他麾下的西軍。
隻是西軍滿打滿算也才八萬人,江南軍卻有幾十萬,而且隨著他們收複的城池越多,江南軍聚集的人馬也就更多。
越往後,越是難以打下一座城池。
這些江南軍,一處敗了,並不潰逃四散,而是果斷撤向下一城,與下一城守軍合力,繼續抵抗官軍。
而且,他們的戰損,總是保持在一個可以接受的程度。
這就讓官軍每打下一城,就要麵對人數更多,仇恨更大的下一城守軍。
如此一城一池的爭奪,對西軍的消耗也是巨大的。
雖然總體上西軍的戰損比江南軍小得多,但對方人多勢眾,自己這邊的寶貝疙瘩,那是死一個就少一個。
到了現在,八萬西軍已經折損了兩萬人了,隻剩下六萬。
而戰力更差的宋江的歸義軍,戰損也是更大的,起初隨他從河北南下的十五萬歸義軍,到了現在,隻剩下十萬人出頭,而且將領也戰死了不少。
反而是童貫麾下兵馬,以劉延慶父子為表率,趨利避害,戰損是最小的,同樣的十五萬大軍,而且打得最久,現在還剩下十二萬人,隻減員三萬人。
當然,第一波在蘇州和秀州大戰減員的不算,後麵這十五萬,是他轉戰江州之後,趙佶給他補齊的兵馬!
現在,官家有了明確的指示,更是有大批火器支援,童貫信心倍增,決定等火器一到,便朝杭州逼近,奪了方臘都城再說。
沒錯,方臘已經將杭州定位江南國都城,文武百官、家眷親屬,都駐紮城中。
打到現在,他先後丟了昇州、和州、太平州、無為軍、宣州等北邊軍州,南邊的信州、衢州也被收複u,官軍正猛攻歙州和睦州。
歙州是方臘的龍興之地,不容有失,因此將國中第一猛將方傑派駐在此,跟官軍死磕。
至於睦州,也是杭州後方門戶,更是歙州聯防線的要鎮,同樣十分重要,方臘派三弟方貌領八驃騎鎮守,統兵五萬,直麵官軍兵峰。
因宋軍都是從西麵進攻,在其餘城池失守之後,這歙州和睦州,就成為了最前線陣地,又是象征要地,自然是要將最為精銳的兵馬和最為強悍的將領布置在此的。
這二人也很是爭氣,與宋軍攻防作戰,打了個旗鼓相當,互有勝負。
但宋軍不能推進,他們卻能安然守城,說起來是占據一定優勢的。
戰爭打到現在,方臘也很是惱火,對手實在是太煩人了,尤其是西軍,怎麼打都打不崩潰,他雖然不曾大敗,但一直在丟失城池,大軍轉攻為守不說,還守不住。
江南軍,已經很久沒有體驗過當初攻城掠地的暢快感受了。
決一死戰,必須決一死戰,不然江南國就要在這樣的局麵下被宋軍一點點蠶食,最終隻怕逃不過敗亡的命運。
說起來,方臘也很是鬱悶,這宋軍就像是吃錯藥了一樣,放著其餘幾家不管,就是要跟自己死磕。
雖然江南路、兩浙路是賦稅重地,但再怎麼重要,也比不上中原皇城吧!
那田虎、王慶和林衝,都打到汴京邊上了,這些宋軍,不忙著回去勤王救駕,反而一直賴在江南,跟他不死不休。
這簡直不講道理了,還有那宋江,真是丟了起義軍的臉麵,自己做了叛徒就算了,還甘願充當朝廷的狗腿子,領兵來圍攻自己,簡直一點規矩都沒有。
可恨有這西軍在,讓江南軍吃了大虧,總是難以正麵抗衡,除非有三倍以上的人馬。
但官軍人馬也十分龐大,江南軍怎麼也不能用絕對的優勢壓倒官軍,因此戰局就這樣僵持膠著起來。
他急切之下,派人前去燕京,恭賀林衝稱王的同時,商議能不能繼續購買大批火器。
然而,得到的答複卻是:“以前的存貨在攻打金軍和高麗時用光了,火器局因總部搬遷燕京,新建場地,新的火器還未正常生產,自己用尚且不足,哪裡有多餘的售賣!”
江南使者無奈,隻得灰溜溜回去,告知方臘實情,方臘聽了,很是惆悵。
正在這時,朝廷運送火器南來的消息被江南探知,方臘頓時目瞪口呆……
喜歡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請大家收藏:()魂穿林衝:開局帶娘子殺出東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