斡裡衍無疑是聰明的,也有一定的心計。
此事算是她的良機,自然緊緊抓住了。
而耶律餘睹也知道沒了退路,果斷遵行斡裡衍命令,先對斡裡衍表達了誓死效忠的決心,然後召集麾下軍將,說知投誠昭國一事。
這些人跟他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皇帝要誅殺耶律餘睹,自然也不會放過他們,於是,他們果斷表決,擁護統軍大人,遵從公主決定,投誠昭國。
斡裡衍得到耶律餘睹明確答複,立刻寫信送去燕京,稟報林衝。
林衝收到信件,自是驚喜交加。
這對昭國是再好不過的事,所以他沒有矜持,當即決定接受耶律餘睹的投誠。
召開朝會商議,一眾文武都是喜出望外,一邊倒的支持接受耶律餘睹。
林衝當即下詔,封斡裡衍為順妃,即刻接入燕京,賜給宮殿、仆從及一應吃穿用度。
成立遼陽軍都督府,為二級都督府,歸前軍都督府節製。
以耶律餘睹為都督,高佛留位都督同知,韓福奴、阿八、謝老、太師奴、蕭慶、醜和尚、蒲答、謝家奴、五哥等兼任都督僉事,駐守一州之地。
至此,遼國上京道悉數劃入昭國版圖。
得知消息的耶律延禧,自然是怒不可遏,氣勢洶洶遣使進入燕京,問林衝討要說法。
然而,林衝卻直言這是斡裡衍的決定,他毫不知情。
至於為何要接受地盤和兵馬,林衝則不置一詞,將此事交給禮部尚書柴進來周旋。
使者始終得不到一個滿意的答複,隻好滯留燕京。
而損兵折將後又自毀長城的耶律延禧,在還未得到林衝的答複時,金國全力反撲,並以高官厚祿策反了蕭撻不也。
於是,臨潢府被輕易打破,無兵無將的耶律延禧,頓時倉皇西逃。
因燕京、大同府、遼陽府都在燕國手裡,大定府又被金兵占據,無路可去的耶律延禧,準備進入西夏尋求幫助。
然而,他還未抵達西夏境內,西夏向他求援的使者卻先進入遼國儀昆州,他才知道,西夏已經被昭軍打到興慶府了。
耶律延禧傻眼了,隻得領兵向西逃竄,進入遼國和西夏交界的黑水鎮燕軍司,向各部落征兵,抵抗追擊而來的金軍。
金軍攻克臨潢府,大肆宣揚遼國已亡,金國承天應命,執掌北方,要蒙古諸部臣服上貢。
然後,揮兵大肆攻取遼國各地。
阿骨打第一時間遣使與昭國建交,約為盟好,互不侵犯。
林衝忙著剿滅大理、宋國和西夏,一時確實騰不開手再跟金國交戰,於是提出,金國若是讓出中京大定府,便考慮盟好一事。
使者不能自決,便回了上京,稟告阿骨打。
阿骨打自然不會讓出大定府,於是開始互相來回拉扯,借著這個時機,擴張地盤,增強實力。
林衝也是如此,便很是默契的沒有在這個問題上快速決斷。
於是,天下局勢逐漸變得明朗起來,老牌帝國正在宣告消亡,而新崛起的昭國和金國,將成為最後的競爭對手,爭奪天下的歸屬權。
但是,林衝不想給金國徹底強大的機會,明著沒有對金國動手的打算,暗地裡卻指揮駐紮開京的韓世忠,悄悄運兵北上,伺機從遼東發起進攻。
而駐紮在蘇州的王稟、楊溫、張開、項元鎮等人,則是領兵進入遼陽府河耶律餘睹等人彙合,直接威脅遼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