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半個月過去,蜀中之地,除了趙佶等人所在的成都府,其餘全部投降昭國,棄暗投明。
於是,王進合四路大軍,圍攻成都,捉拿趙佶。
到了這時,趙佶既無骨氣,也沒有勇氣。
也就是不痛快投降,也不敢跟昭軍拚死一戰,隻賴在成都城中,拖延時日。
童貫、蔡京、王黼、劉延慶、劉光世、折彥質等人,也不打算以死殉國,於是就堅守成都,等待最後的命運。
王進卻不跟他們囉嗦,直接命大軍用火器對著成都城狂轟濫炸。
不過三日時間,守軍膽寒,百姓躁動起來。
眼看一場起義和嘩變就要發生,害怕控製不住局勢,身死在此的童貫等人慌了,於是隻得勸趙佶早點投降。
最終,趙佶還是無奈了接受了這個命運,選擇開城投降。
王進將這一夥昏君奸臣一網打儘,打包送去燕京。
昭軍接管成都府後,宣告大宋所有地盤被昭軍取代,宋國成為曆史,沒有任何翻盤的希望了。
消息傳遍四方,昭國軍民自是舉國沸騰,歡慶這巨大的勝利。
周邊諸國、部落,則是聞風而動,紛紛向昭國示好,派出使者出使燕京,交好昭國。
林衝來者不拒,在燕京等待趙佶等人入京,然後命禮部接待各方使者,宣示大國威嚴。
宋國既滅,大理國亡,南邊一統,昭國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霸主。
於是,兵峰回轉,向北方聚集。
正在猛攻興慶府的杜壆,更加緊迫起來。
如今,隻有前軍都督府沒有滅國之功了。
這西夏,必須要儘快拿下,否則在兄弟們麵前,他都抬不起頭了。
李乾順死守興慶府,征集了三十萬大軍抵抗杜壆,一時之間,確實打不下來。
好在,林衝命新組建的遊奕軍和踏白軍進入西夏境內,趕來協助於他。
對於兩位統製官張憲、楊再興,杜壆自是知道。
這兩個小將天賦異稟,武藝高強,正是渴望建立功勳之時,必然是銳不可當的存在。
於是,將兩軍調入先鋒軍中,同來進攻興慶府。
李乾順得知杜壆增兵,頓感頭大。
他雖然臨時征集了三十萬大軍,但沒有得力大將坐鎮,這些部落兵馬,各自為戰,形不成合力,戰力自然不足。
麵對前軍都督府十八萬大軍,已經很是吃力,再增兵四萬,他自然吃不消了。
更要命的是,此前派去救援宋國的三萬騎兵,選擇了投降昭國。
李至忠和李良輔,已經在王進麾下效力。
此二人不僅是西夏得力乾將,帶去的三萬騎兵也是精銳。
這無疑削弱了西夏一部分力量,更是失去了兩員大將坐鎮興慶府,嵬名阿吳和芭裡祖仁二人,有些獨木難支,隻能堅守,不能反攻。
而杜壆卻是越打越有信心,等楊再興和張憲加入戰場後,他對興慶府發起了總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