儘管失去了主將的指揮,山穀裡又無處可逃,夏兵們雖然被火藥猛火油乾掉了大半,可畢竟人多,剩下的紛紛棄馬上山找宋兵拚命。
山穀裡被包進來的夏兵大約有不到一萬人,除去前鋒三千騎兵正在衝擊出口的宋軍防線,一千鐵鷂子全軍覆沒,剩下的六千左右,被宋軍第一波打擊,炸死燒死一大半,剩下的還有不到二千人,正在仰攻山上的宋軍。
劉錡這邊,中軍加親兵、火槍兵,也就一千出頭,雖然還有二千輔兵,卻沒有什麼武器,主要用來施放滾木礌石用的。看著夏兵源源不斷的爬了上來,邊爬邊射箭,輔兵們除了在樹後躲避箭矢,卻沒有什麼好的手段反擊,不時有輔兵中箭倒下慘呼。
幸好兩側山勢險峻,坡度很陡,攀爬不易,宋兵居高臨下,對著艱難爬上來的夏兵放箭,時不時還響起一兩下火槍的射擊聲。
穀口。李孝忠指揮槍盾兵死死頂在前麵,堵住穀口,後方弓弩手不停放箭,直射得手臂發麻,手指都被勒出血來,箭壺也射空了!他們扔下弓弩,紛紛拔出腰間彎刀,衝上前去,和槍盾兵們一起死死的堵在穀口。
三千夏騎已經所剩不多,在宋兵近距離的射殺下,一個一個落下馬來,就算沒被直接射死,也被長槍搠死,被彎刀砍死,或者被密密麻麻的腳給踩死。
雙方混做一團廝殺,顧得了前麵顧不了後麵,顧得了左邊顧不了右邊,夏軍人騎在馬上,體型較大,占地方,雖然起初總數比宋軍多,但在局部卻經常麵臨被宋軍幾個打一個的局麵,雖然夏軍頗為驍勇,卻猶如踩進了泥沼,施展不開。
宋夏兩軍的士卒們都殺紅了眼,宋軍起初的心驚膽戰逐漸被殺出來的血氣所取代。雙方士卒的數量都在逐漸減少,但夏軍傷亡更大,衝鋒的過程中就被射殺了幾百,被宋軍步卒堵住衝勢後,又被宋軍步卒後方的弓弩手近距離點射乾掉不少。大家都是拚著一腔血勇在吊著一股氣搏殺,忽然聽得“咚咚”一陣鼓響,宋軍士卒忽然如潮水般退下,原來是李孝忠看到步軍營士氣將竭,於是命令步兵向兩側散開,讓出一條路,放夏軍剩下的幾百殘兵出穀。
幾百夏騎大喜,趕緊策馬衝了出來。可沒跑幾步,就如從天堂掉進了地獄。
因為……
眼前是密密麻麻的一千五百人的騎兵陣列!加上兩邊還有千餘宋軍步卒圍著,拚了命衝出來的幾百西夏騎兵,連抵抗的勇氣都沒有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終於,“當啷”一聲,一個騎兵扔下了手中早已破損的彎刀,滾鞍下馬,跪在了地上!
這隊騎兵裡帶隊的先鋒官早已陣亡,見到有人帶頭,其他人便一個接一個的扔下武器,跪下投降了!
李孝忠讓史斌、邵興帶領步兵看守俘虜,便和王猛帶著一千五百騎軍大聲喊殺著衝入穀內。
劉錡見狀大喜,讓傳令兵吹起了嗩呐,那是進攻衝鋒的命令。爬在半山,上不得下不得的一千多夏軍,見到宋軍騎兵來援,更是無心戀戰,一個一個退下山穀,跪地投降!
劉錡坐在穀底一塊大石上,癿秋坐在他身邊不遠處。李孝忠坐在劉錡對麵,彙報著戰果。
此戰,李孝忠部一千五百步卒,戰死四百三十二人,重傷二百二十五人,剩下的幾乎人人帶輕傷;王猛部騎軍零傷亡;何蘚的火槍營,輕傷十七人;中軍戰死一百七十九人,重傷二百三十七人;親兵營輕傷十九個。輔兵戰死二百六十八人,重傷七百三十四人。
劉錡的心都在哆嗦,儘管戰前已經做好了充分的心理準備,但自己親手操練了半年多才練出來的兵,算上重傷,一戰就去掉了兩成多。
這還是用上了所謂的黑科技之後的效果!
戰果還是輝煌的,埋伏戰堵住了夏軍援兵接近一萬人,俘虜了一千七百餘人,其餘的都留在了溝穀裡。狹窄的溝穀中,到處躺臥著夏軍的屍體,猛火油的餘火還在四處燃燒。四周遍布黑色的彈坑,陶器碎片到處都是。時不時還有尚未斷氣的夏兵發出虛弱的哀嚎。
劉錡招了招手,一個親兵跑了過來,劉錡吩咐道:“讓俘虜進來清掃戰場,救治他們的傷員,然後放他們自行離去。如果願意去鞏州的夏兵,發給憑條,去鞏州領取土地。我軍戰死的兄弟,架起柴堆,燒了取灰帶走!戰死的夏兵,也架火燒了,灰就不取了。”
這時代,為了防止戰後瘟疫的發生,火葬的例子已經有很多了!
劉錡又吩咐,不拋棄不放棄任何一個傷兵,隻要人還沒死,一律送回軍營救治。
王猛跑了過來,興奮的對劉錡說道:“稟指揮使,繳獲了整整一千套人馬鐵甲啊!些許損壞也不影響使用,稍作修補即可,另外還有大量軍馬、武器。”
“嗯,”劉錡說道:“輔兵留下,打掃戰場,所有繳獲,均登記造冊,不得貪墨,違者軍法從事。告訴兄弟們,戰後不會虧待大家,但如果有貪墨者,可千萬不要拿自己好不容易活下來的性命來試劉某的軍法嚴不嚴!”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劉錡站了起來,對李孝忠說:“集合隊伍,回臧底河大營!”
一路上,全軍上下心情沉重。
李孝忠不解的問劉錡:“指揮使,這些俘虜帶回去也是大功一件,為何要放他們歸去?”
王猛、癿秋等人也都有同樣疑問,看著劉錡。
劉錡解釋道:“劉法是個忌功之人,功大並不是啥好事,上次在骨古龍不就看到了嗎?”
王猛插言道:“可這次不同呀,我們歸屬種經略相公指揮,論功行賞也不用通過劉法那廝吧。”
劉錡微微一笑道:“你們想啊,種大帥那邊主攻臧底河,現在還不知道打的怎麼樣呢,如果我們現在就押著幾千俘虜過去,你讓他怎麼辦?如此大的一件首功,這麼早就落在了我們的身上,他麾下的將領會怎麼想?就算不心灰意冷,首功已失,想來也是失望得很,對軍心沒啥好處。”
見大家紛紛撇嘴不以為然,劉錡又說道:“我把俘虜放回去也有另外的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