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恪輕笑一聲。
張居正這是急了——失去東南武選司的控製權後,想從新軍裝備上找突破口?
"無妨。"陳恪拍拍常鈺的肩膀,"讓他看看也好,也讓他知道阻止我改革軍製,對他並沒有多少好處。"
帳外突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接著是劉福的聲音:"稟參將,禮部大人們問何時開始演練?"
常鈺看向陳恪,後者微微頷首。
"告訴他們,本將即刻就到。"常鈺起身,整了整鎧甲,又對陳恪低聲道,"晚上再詳談。"
"穿越者守則第二百八十八條:"陳恪在心中默念,"當你重返舊部時,請記住——真正的羈絆不會因時間或距離而淡化。"
陳恪與常鈺在大帳中談完徐渭之事後,便一同走出營帳。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此時,禮部侍郎周順已在外等候多時,見二人出來,連忙上前拱手行禮。
“陳大人,常將軍,時辰不早了,咱們該演練明日入城獻俘的流程了。”周順麵帶微笑,語氣恭敬,但眼神卻時不時瞟向營地裡的蘇州新軍,顯然也對這支傳聞中的精銳頗感興趣。
陳恪點頭:“有勞周大人了。”
常鈺則轉身對親兵下令:“傳令全軍,列陣演練!”
親兵領命而去,不多時,營地內鼓聲驟起,低沉而有力,仿佛大地都在微微震顫。原本散在各處的新軍士兵聞聲而動,迅速集結。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沒有絲毫拖遝,仿佛早已演練過千百遍。
陳恪站在一旁,目光掃過這支自己親手帶出來的軍隊,心中既欣慰又感慨。半年前,他們還是一群剛放下鋤頭的農家子弟,如今卻已脫胎換骨,成了真正的軍人。
靛藍色的軍服在陽光下熠熠生輝,士兵們腰杆筆直,目光堅毅,隊列橫平豎直,宛如刀切斧鑿。
周順看得微微發愣,忍不住低聲道:“陳大人,這支新軍……當真不凡。”
陳恪笑而不語,隻是輕輕點頭。
常鈺站在隊列前方,沉聲喝道:“全軍聽令——齊步,走!”
“咚!咚!咚!”
整齊的腳步聲如悶雷滾動,六千餘名士兵同時邁步,動作一致,靴底砸地的聲音震得人心頭發顫。他們沿著營地中央的空地行進,每踏一步,地麵似乎都在微微震動。
“皇上——聖明!”
“皇上——聖明!”
士兵們齊聲高呼,聲浪如潮,直衝雲霄。這並非臨時排練的口號,而是他們發自內心的呐喊。在蘇州之戰後,他們親眼見證了朝廷的封賞,也親身經曆了從農家子到軍人的蛻變,對朝廷的忠誠早已刻入骨髓。
這聲音太過震撼,以至於連遠處京營的士兵都被驚動,紛紛爬上柵欄、土牆,探頭張望。
“乖乖,這哪是軍隊?簡直是鐵打的!”
“聽說他們半年多前還是種地的,怎麼練成這樣?”
“你看看那步子,那氣勢,咱們京營什麼時候有過這陣仗?”
京營士兵們竊竊私語,眼中既有羨慕,也有敬畏。他們平日裡懶散慣了,何曾見過如此軍容?
周順看得目瞪口呆,半晌才回過神來,對陳恪道:“陳大人,明日獻俘大典,這支新軍必定讓滿朝文武震撼!”
陳恪微微一笑:“周大人過獎了,不過是些粗淺訓練罷了。”
常鈺在一旁補充道:“按照陳大人留下的《訓練手冊》,我們每日操練,從不懈怠。”
周順連連點頭:“難怪,難怪……”
演練持續了約莫一個時辰,新軍士兵們始終保持著高昂的士氣,隊列絲毫不亂。直到常鈺下令解散,他們才整齊劃一地退回各自營帳,整個過程井然有序,沒有一絲嘈雜。
周順深吸一口氣,對陳恪拱手道:“陳大人,明日辰時,禮部會派人來接引新軍入城,屆時還請大人親自帶隊。”
陳恪頷首:“周大人放心,本官自會安排妥當。”
待周順離去後,常鈺走到陳恪身旁,低聲道:“子恒,京營的人一直在看。”
陳恪順著他的目光望去,果然,遠處的柵欄後仍有不少京營士兵在觀望,甚至有些軍官模樣的人也站在高處,神色複雜。
“讓他們看吧。”陳恪淡淡道,“這支新軍,遲早要讓他們明白——什麼才是真正的軍隊。”
常鈺咧嘴一笑:“那是自然!”
夕陽西下,營地裡漸漸安靜下來。
但今日的演練,卻已在無數人心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明日,這支軍隊將正式踏入京城,向天下展示它的鋒芒。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