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三十二年臘月三十·西苑
凜冬的寒風卷著細碎的雪粒,在朱紅宮牆間呼嘯而過。
西苑的琉璃瓦上覆著一層薄雪,在晨光中泛著冷冽的銀光。
陳恪踏入西苑時,齋醮的儀仗早已齊備。
黃羅傘蓋如林,禁衛肅立如鬆,青石甬道兩側的道幡在風中獵獵作響,幡上繡著的八卦符文隨著布帛翻卷,時隱時現。
他緊了緊身上的狐裘大氅,嗬出的白氣在眼前氤氳了一瞬,又迅速被寒風撕碎。
“伯爺,這邊請。”
一名身著青色道袍的小太監躬身引路,聲音壓得極低,像是生怕驚擾了這場莊嚴的法事。
陳恪微微頷首,目光掃過遠處的高台。
那裡,嘉靖帝的身影隱約可見。
皇帝身著黃色道袍,頭戴蓮花冠。
高台四周,數十名道士手持拂塵,口中念念有詞,吟誦著晦澀難懂的經文。
香爐中升起的青煙嫋嫋而上,在寒風中扭曲成奇異的形狀,恍若遊龍。
“子恒!”
一個熟悉的聲音從側麵傳來。
陳恪轉頭,隻見李春芳快步走來,靛青官袍的下擺沾了些許雪泥,顯然也是剛到不久。
“石麓兄。”陳恪拱手行禮,聲音放得極輕,“今日這陣仗,倒是比往年更盛。”
李春芳湊近幾分,壓低聲音道:“聽說皇上這次齋醮,是為求來年風調雨順……”
陳恪眉頭微挑,眼中閃過一絲訝異。
李春芳見狀,輕輕點頭,示意他並未聽錯。
兩人對視一眼,皆從對方眼中讀出了同樣的驚詫。
曆來嘉靖齋醮,雖也會提一句“願大明國泰民安”,但大多是為自身修道長生,極少如此直白地表明這是“為國祈福”。
陳恪目光掃過四周,發現不少清流官員正望著高台,眼中閃爍著近乎狂熱的崇敬。
那眼神,仿佛在看著一位終於醒悟的明君。
荒唐!陳恪心中暗嗤。
這幫人莫不是忘了,這場耗費巨資的齋醮,本質上仍是勞民傷財的虛禮?
可轉念一想,他又不得不承認,古之大事,在祀與戎。
如今東南倭患漸平,兵部也接到奏報戚繼光在台州大破汪直部,朝廷財政因漕糧改銀和三市分立而略有緩和,邊關雖仍有韃靼騷擾,但整體局勢比前幾年安穩許多。
若此時舉行一場彰顯國威的祭祀,倒也不算過分。
更何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