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1章 俞大猷入贛(上)_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11章 俞大猷入贛(上)(1 / 2)

精舍內,沉水香依舊嫋嫋,卻仿佛凝固了刹那。

陳恪的目光掠過癱在紫檀圈椅中、猶自喘息不止的嚴嵩,那花白須發被冷汗浸濕,枯槁的手死死抓著扶手,指節泛白,如同溺水之人抓住浮木。

方才嚴嵩那番“力挽狂瀾”的嘶吼,字字句句都指向胡宗憲的維係,指向嚴黨在東南的根基。

陳恪心中那點關於“功勞歸屬”的計較,如同投入深潭的石子,隻激起一圈微瀾,便迅速沉底,歸於平靜。

他並非不在乎胡宗憲的心意歸屬,這位東南柱石的分量,他比誰都清楚。

但此刻,看著嚴嵩拚儘老命也要搶下這份“救命之恩”,看著簾後嘉靖那洞悉一切、帶著玩味的目光,陳恪忽然感到一種深深的疲憊,以及一種超越派係得失的明悟。

糾結於此,毫無意義。

結果已定,俞大猷的命保住了,東南的擎天之柱不至於因一場荒謬的構陷而折斷。

這才是最重要的,至於胡宗憲會承誰的情?

嚴嵩今日的狼狽闖入,陳恪昨夜的星夜安撫,乃至戚繼光的千裡奔波……這些在胡宗憲心中如何權衡,已是後話,也非他陳恪一人之力所能掌控。

他的重心,必須立刻回到嘉靖身上,回到如何將這“保下俞大猷”的成果,轉化為真正有利於東南大局、有利於大明海疆的契機。

於是,在嚴嵩話音落下、精舍內陷入短暫沉寂的瞬間,陳恪再次躬身,聲音清朗而沉穩,帶著一種不容置疑的務實與銳利,將話題精準地引向未來:

“陛下!嚴閣老洞悉奸佞,力保忠良,實乃老成謀國之言!俞將軍之冤既明,其才更當為國所用!臣鬥膽進言,與其讓俞將軍官複原職後回返浙直,不若……”

他微微一頓,目光如電,掃過簾後模糊的身影,擲地有聲:

“不若令其即刻領軍,直入江西!”

此言一出,如同平地驚雷!

癱在椅中的嚴嵩猛地抬起頭,渾濁的老眼爆射出難以置信的光芒!讓俞大猷領軍入江西?這……這靖海伯想做什麼?!

紗簾後,嘉靖撚動玉圭的手指也驟然停住,顯然被這大膽的提議吸引了全部注意。

陳恪不待質疑聲起,語速加快,條理分明地剖析利害:

“其一,江西倭患方熾,百姓倒懸,亟待強軍掃蕩!俞將軍乃百戰宿將,對倭寇戰法了如指掌,麾下更有百戰精銳!其領軍入贛,正可解燃眉之急,救萬民於水火!此乃天賜良將於江西!”

“其二,”他聲音陡然拔高,帶著一絲凜冽的鋒芒,“江西巡撫構陷忠良,其罪昭彰!然其治下衛所糜爛不堪,兵備廢弛,亦是倭寇長驅直入之根源!俞將軍領軍入贛,既可蕩平倭寇,亦可借機整飭江西兵備,查清衛所積弊!此乃一石二鳥,既可驗俞將軍是否真有‘縱敵’之嫌,更可彰顯陛下明察秋毫、懲前毖後之聖德!”

“其三,”陳恪語氣放緩,卻帶著更深沉的意味,“俞將軍此番蒙冤入京,天下矚目。若陛下令其戴罪立功,率軍入贛平倭,則天下皆知陛下非但明辨忠奸,更知人善任,不以小過掩大才!此乃昭示天恩,激勵天下將士之壯舉!遠勝於官複原職,回返舊地!”

“此三策,以戰驗將,以將整軍,以功昭德!實乃一舉三得,上應天心,下順民意!懇請陛下聖裁!”

陳恪的“一舉三得”論,如同精密的齒輪,嚴絲合縫地嵌入了嘉靖的心坎。

嘉靖原本對俞大猷的處置,尚在“保下”與“如何保下才不失體麵”之間權衡。

陳恪提出的“戴罪立功,領軍入贛”方案,不僅完美地解決了“麵子”問題。

不是無罪釋放,而是戴罪立功,更巧妙地將其轉化為一場彰顯帝王聖明、整飭地方、平息民怨的“裡子”工程!

尤其是那句“驗其是否縱敵”,正中嘉靖下懷——讓俞大猷去江西打,打勝了,自然證明其能,也證明其前番“窮寇莫追”非縱敵;打不好,那正好坐實其“有過”,處置起來也名正言順。

主動權牢牢握在帝王手中!

更讓嘉靖心中最後一絲疑慮煙消雲散的,是嚴嵩和陳恪此刻罕見的“一致”。

嚴嵩拚了老命闖宮,隻為保俞大猷無罪;陳恪入宮,力陳利害,最終也指向保俞大猷並委以重任。

這兩人,一個老謀深算的首輔,一個銳意進取的孤臣,在俞大猷一事上竟持相同意見!

這本身就構成了一種強有力的背書——俞大猷,確實是無辜的,更是可用的!

既然如此,何不順水推舟?既能平息風波,又能物儘其用,更能彰顯自己這位修道帝王的“知人善任”與“明察秋毫”!

“善!”紗簾後,嘉靖的聲音帶著一絲難得的暢快與滿意,“陳卿此議,老成謀國,思慮周全!一舉三得,深合朕意!”

他目光轉向癱在椅中的嚴嵩:“元輔以為如何?”

嚴嵩此刻心中如同打翻了五味瓶。


最新小说: 彈幕改命:惡女誘撩,小狗乖又黏 反派幼崽三歲半,爹不造反我來乾 神筆夜叉 宗族想吃絕戶?嫡女單開百年族譜 末世重生:先綁四個,又去找校花 等待黎明 掉落漫威世界當超級英雄 七零,對我不好的人就不帶你飛了 穿成下堂妻,絕嗣戰神子孫滿堂了 天命浮沉錄:天玄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