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火炮遠景_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511章 火炮遠景(1 / 2)

嘉靖三十五年的初春,北京城仍裹著料峭寒意,靖海伯府的書房內卻暖意融融。

陳恪正俯身於一張巨大的榆木案前,上麵攤開著數張繪製到一半的新型火銃機括結構圖,墨跡未乾,旁邊散落著各種規尺、炭筆。

自嚴黨覆滅、朝局暫穩後,他便將大半精力投入了神機火藥局的實務之中。

此刻,他指尖正點著圖紙上一處聯動機關,對身旁肅立的阿大沉吟道:“此處擊發力道仍覺不足,且連發五六次後,易有燧石碎屑卡滯之虞。讓匠作坊的李老五他們再想想,可否將這卡榫材質換為更韌的精鋼,或者……改變一下燧石夾持的角度?”

阿大凝神記下:“是,伯爺。李老五昨日還嘀咕,說若能有些南洋來的硬度更高的火石……”

話音未落,書房外傳來一陣急促卻刻意放輕的腳步聲。

老管家周伯手持一封粘著赤羽的信函,快步走入,神色凝重:“伯爺,東南八百裡加急軍報。是俞軍門從廣東派人直送府上的。”

“俞大猷?”陳恪眉頭一蹙,放下炭筆。

東南倭患漸平,何事需用八百裡加急直送他這兵部右侍郎兼靖海伯府上?

他接過信函,驗看火漆無誤後,迅速拆開。

目光掃過俞大猷那熟悉的、帶著戎馬倥傯氣息的筆跡,臉色漸漸沉凝起來。

信中所言,並非倭寇,而是一夥“髡發赤須、鷹目高鼻、舟艦巨炮迥異倭奴”的西夷!

他們竟以“借地晾曬貨物”為名,恃強淩弱,強行登上了濠鏡一帶也就是後世的澳門,並憑借船上駭人的巨炮,驅趕了當地巡檢司的少量官兵,儼然有占據之勢!

俞大猷在信中憂心忡忡地寫道,其巨炮“聲若雷霆,彈重數十斤,遠擊千步,木石齏粉”,其艦“帆檣蔽日,體勢巍峨,抗風浪遠超我所見任何海船”。

他雖已調集水師戒備,然賊炮利船堅,恐非眼下舟師所能正麵硬撼,故急報朝廷及伯爺,望早做決斷。

“紅毛夷……佛郎機人!”陳恪放下信紙,眼中寒光一閃。

他熟知曆史脈絡,深知這一事件的意義——這已不再是疥癬之疾般的倭寇騷擾,而是西方殖民勢力正式叩關亞洲的序幕!

海戰的未來,比他預想的來得更快,更直接!

一種強烈的緊迫感瞬間攫住了他。

他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焦慮無用,唯有加快手中的力量建設。

“周伯,更衣!去火藥局!”陳恪聲音果斷,再無半分方才研討機括時的閒適。

“是!”

片刻之後,靖海伯的馬車在親隨護衛下,疾馳出府,直奔城西的神機火藥局。

如今的火藥局,規模比之嚴黨倒台前已擴大了數倍不止。

高牆環繞,崗哨林立,內裡分區明確:火藥配製區、火銃銃裝配坊、火炮試射場、匠作研造坊……各處皆有條不紊,忙碌中透著嚴謹。

陳恪徑直入了最深處的“匠作研造坊”。

此處堪稱局中核心,能在此處的,皆是經過嚴格篩選、手藝精湛且家世清白的頂尖工匠,待遇優厚,規矩也極嚴。

值房內,文書圖紙堆積如山。

牆上掛滿了各類火器分解圖,地上甚至用白灰畫著巨大的炮架結構草圖。

各類尺規、模型、半成品零件隨處可見,空氣中彌漫著金屬、木料和淡淡的硝石氣味。

陳恪的到來並未引起太大騷動,工匠們大多沉浸在手頭的工作中,隻是紛紛起身行禮。

“都忙你們的。”陳恪擺擺手,目光直接找到了正帶著幾個徒弟研討一根新鑄炮管內壁打磨工藝的老匠頭——王匠頭。

王匠頭年約五旬,麵色黝黑,手指粗壯布滿老繭,眼神卻銳利有神。

他是陳恪高薪聘來的鑄炮世家傳人,經驗豐富,手藝高超,更難得的是不墨守成規,敢於嘗試新法,如今是火藥局匠作坊的頂梁柱,月薪早已遠超最初許諾的五兩,還有各項豐厚獎賞。

“伯爺。”王匠頭見禮,言簡意賅。

“王師傅,有新事。”陳恪將俞大猷信函內容簡要告知,尤其強調了“艦巨炮利”、“遠擊千步”等語。

眾工匠聞言,麵色皆是一凜。他們都是業內人,深知這意味著什麼。

王匠頭眉頭緊鎖:“紅毛夷的炮,竟能至此?千步之遙,重彈毀船……我等如今仿製的佛郎機迅炮,雖已輕便不少,然射程、威力,仍遠有不及。若要與之抗衡,非得有更勝一籌的艦炮不可!”

“正是此理!”陳恪沉聲道,“以往我等側重於陸戰、城防之火器,於艦炮雖有涉獵,卻非首要。如今情勢逼人,艦載火炮之革新,刻不容緩!”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在場所有工匠:“然,飯要一口一口吃。本官不奢求一步登天,造出射程口徑均遠超夷炮之神物。那般巨炮,鑄造成本極高,工藝極難,且我大明戰船目前亦難有效承載。當前首要,在於兩點:一,裝填速率;二,射擊精度!要讓我們的水師,在同樣的時間內,打出更多、更準的炮彈!”


最新小说: 到底誰在末世點女仆?我上門服務 崇禎元年,開局逆轉亡國局 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 長生:老夫一慣儒雅隨和 暗塵明月樓 南北戰爭:我與龍娘同居的日子 圍棋少年,我在大明舉重若輕 抗戰!我攜軍需商城和平全世界! 緬北:強迫臣服 天地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