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笑聲暢快淋漓,仿佛真被什麼絕妙的計策所打動,與方才書房內凝重的氣氛格格不入。
眾人被他笑得莫名其妙,又心癢難耐,紛紛追問:“李公,何故發笑?”
“究竟有何妙計?快與我等說說!”
李贄笑罷,臉上恢複了一貫的深沉,但那雙老眼卻亮得驚人。他環視眾人,壓低了聲音,一字一句道:“陳恪不是要將周、錢二人塑造成‘棄暗投明’的楷模,立起來給我們看麼?好,很好。那我們就……幫他一把,把這‘楷模’,塑得更‘光輝’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王矩皺眉:“李公,此言何意?難道還要成全他們不成?”
“成全?”李贄嘴角勾起一抹極其冷酷的弧度,“自然是‘成全’。不過,是按我們的方式成全。”
他身體微微前傾,聲音低得如同耳語,卻帶著一種毒蛇吐信般的寒意:“周、錢兩家,是否真的與陳恪勾連,已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陳恪將他們擺在了台麵上。處置叛徒,固然解氣,卻落了下乘,且風險巨大。但若……我們換個名目呢?”
“換個名目?”眾人麵麵相覷。
“不錯。”李贄眼中閃爍著老謀深算的光芒,“稍後,老夫便親筆修書數封,直呈京師都察院、刑部幾位老友。內容嘛……便奏報蘇州巨賈周澄、錢蘊,表麵經商,實則暗通倭寇,以海運為掩護,長期為倭酋輸送鐵器、硝石、糧秣,罪證確鑿,懇請朝廷即刻鎖拿查辦,以正國法!”
“通倭?!”
此言一出,滿座皆驚!不少人甚至下意識地倒吸了一口冷氣!
王矩先是愕然,隨即眼中猛地爆發出醒悟與亢奮交織的光芒:“妙啊!李公!此計大妙!哈哈哈哈!通倭!好一個通倭罪!”
他瞬間明白了李贄的毒辣之處!
是啊,你陳恪不是說周、錢二人“忠貞體國”、“剿倭有功”嗎?
若他二人轉眼間就成了“暗通倭寇”的國賊漢奸,那你這位靖海伯的識人之明何在?
你那份褒獎告示,豈不成了天大的笑話?你的公信力,頃刻掃地!
在那些不知內情的百姓和底層官員看來,這將是朝廷內部糾出奸佞、撥亂反正的大戲!
你陳恪被打了個措手不及,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而在知情者的圈子裡,這傳遞的信號將更為冷酷致命:看吧,這就是投靠陳恪的下場!他連自己立的“楷模”都保不住!這江南地界,水深著呢,終究是我們說了算!誰還敢輕易向他靠攏?
一位較為謹慎的家主沉吟片刻,提出了擔憂:“李公此計雖妙,然……通倭乃滅族大罪,若周、錢二人狗急跳牆,在獄中胡亂攀咬,牽扯過廣……”
他的話沒說完,但意思很明顯——咱們這些人,誰屁股底下完全乾淨?萬一被反咬一口,如何是好?
李贄聞言,毫不在意地擺了擺手,臉上露出一絲掌控一切的倨傲:“賢弟多慮了。辦案的,自然會是我們多年來用金山銀海喂飽了的自己人。該查什麼,該問什麼,口供該如何錄,最終定什麼罪,皆在掌握之中。絕不會……節外生枝。”
他語氣平淡,卻帶著一種令人不寒而栗的絕對自信。
那家主頓時了然,不再多言,隻是背後悄然沁出一層冷汗。
李贄緩緩站起身,走到窗前,望著窗外沉沉的夜色,仿佛已經看到了周、錢兩家淒慘的下場,以及陳恪那鐵青卻無可奈何的臉色。
他輕輕吐出四個字,為這場陰狠的算計定下了基調:
“就這麼辦。”
喜歡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請大家收藏:()嚴黨清流之間的第三種活法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