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旨中明顯有不合禮數的地方,就比如“儲貳”一詞,代指的該是太子,可領旨之人隻是位皇孫。
但這塊關係到中原未來的黃綢子上的每一個字,都是沈凜親寫。
禮部的意見,影響不了陛下和三省的決議。
當然,若換個角度看,可以理解為,皇帝不在乎下一任繼承者是誰,甚至有概率直接傳位給孫子。
割孤陰柔的嗓音,在此刻顯得極為光明正大:
“齊王世子舟,天資英毅,夙秉忠孝。因北疆不靖,胡塵蔽野,多有忠勇將士陷於虜庭,骸骨曝野,英魂難歸。朕每念及此,惻怛於心,寢食難安。”
“齊王世子舟,體朕悲憫,感將士之忠義,不避斧鉞之險,棄珠玉之安,潛行千裡,深入氈裘之地!”
“風餐露宿,蹈鋒鏑之危;智勇兼施,破豺狼之窟。終同生還之白發老卒。”
“此一行也,非特顯其勇略超群,膽識蓋世,更見其仁德之心,發於至誠!視將士如股肱,待士卒若手足。以一己之軀,踐護國衛民之誌;以皇孫之尊,行拯溺扶危之實!”
“其行,義貫金石;其心,光昭日月!”
“救忠魂於異域,全大義於絕境,上慰朕心,下安將士,中固國本!”
“使天下知朝廷不負忠良,使三軍感皇恩之浩蕩,使四夷懾天威之難犯!此乃社稷之幸,蒼生之福!”
“朕觀其德,仁厚足以撫萬民;察其能,剛毅足以承大統;驗其功,卓著足以服天下。”
“此誠天意所屬,民心所向。為宗廟社稷計,為江山永固謀,朕心甚慰,決意早定國本。”
周圍呼吸聲驟然沉重,如此說來,他們是第一批跟未來陛下並肩作戰的士卒,回家後吹牛嗓門都得大些!
“冊封齊王世子舟為皇太孫!授以冊寶,正位東宮。爾其欽承朕命,祗服訓言:惟謙惟敬,克勤克儉;親賢遠佞,修德進學。念將士之血勇,體黎庶之艱辛,夙夜匪懈,以副朕之深望,以固萬世之丕基!”
“布告中外,鹹使聞知。欽此!”
近三十萬大軍一同行禮,甲葉摩擦聲震耳欲聾,“見過蒼梧太孫!”
無人回應。
莫非真跟傳聞一樣,殿下身受重傷?
沈承煜笑道:“不領旨嗎?”
微風卷起車簾,裡麵空空蕩蕩,座位處放著一本攤開的《柔然摘要》。
幾位領兵大將眼角一跳,跑…跑了?
沈承爍氣笑道:“要不要找人給舟兒抓回來?否則父皇麵子上不好看。”
沈承煜搖搖頭,胸有成竹道:“鳶兒還在京城。”
沈承爍驚歎一聲,“哇,你們好陰險,心計全用在孩子身上。”
“那有什麼辦法…”沈承煜反問道:“不然你去勸父皇改變心意?”
沈承爍尬住,突然提議道:“如果鳶兒誕下一位男丁,讓我教他兵法之道如何?”
“真不要臉!”沈承煜呸了一聲。
…
暮色,如同稀釋的墨汁,緩緩洇染著天穹,將最後幾縷掙紮的霞光吞噬殆儘。
肅穆的將士陵園,熱鬨之後更顯空曠寂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