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前年末於刑部當值時,後兩個月幾乎無事可做,就喜歡在各部“溜達串門”,東家出個主意,西家給個意見,還真誤打誤撞揪出一批貪官。
但這些功勞都被沈舟自己壓了下來,現在正好拿來用。
司徒允執綻開笑容,“沈亮殿下虛懷若穀,臣定當稟明陛下!”
新任吏部尚書柳彥之帶來了一份不起眼的官員考績檔案,“河北道下轄某縣縣令,名喚張遷。吏部三年一考,其評語曆來皆是‘中中’,無功無過。”
“然去年,額…”
沈舟平靜道:“換個人。”
“是…”柳彥之繼續道:“沈瑜殿下路過吏部時,曾言,‘守成之吏固需穩,然邊陲之地,尤需有膽識,通實務之乾才。’臣等深以為然,遂呈報陛下,得禦令,以此為準,重新審視各地中評官吏。”
他掏出一封奏報,“經查,張遷在任期間,雖無顯赫政績,然其於前年柔然小股擾邊時,未待州府調令,果斷組織鄉勇,加固城防,開倉賑民,保一縣安寧。”
“此事當時未及上報,故不入考績。若非殿下高屋建瓴,點明邊吏需有擔當之要義,此等人才,險些明珠蒙塵!吏部已將其考績提為‘中上’,並報請聖上嘉獎。全靠殿下慧眼識人!”
沈舟記得風聞司寫的回執,一位書生敢騎著驢子,帶著一幫百姓跟柔然小股騎兵對衝,確實厲害!
沈瑜咽了口口水,“應該的…”
明明是秋末,他卻覺得身上有一股燥熱。
齊王世子隨口一言,便能讓朝廷重新製定官員考核標準。
誰敢跟他爭皇位?瘋了差不多!
此事若落在其他皇孫身上,夠吃一輩子老本!
這還真不是因為皇帝偏心,而是國戰時蒼梧不跟柔然接壤,沒考慮那麼多。
“與時俱進”四個字,說起來簡單,但朝廷是隻精密運行的“巨獸”,不出問題,往往很難做出改變。
兵部武庫司郎中代替尚書李慎行,參加了此次光明正大的“密會”,“前年十月份,軍器監新鑄的三千甲胄,其中部分內側鉚接處有細微裂痕,乃淬火不當所致,雖暫時不影響使用,然經年累月,必成隱患!”
…
最後自然是仰仗“沈瑜殿下”的“先見之明”,方能及時被察覺。
沈舟眯眼看去,他雖早就知道,但現在重提還是一肚子火氣。
這他娘的不是拿前線將士們的性命開玩笑嗎?
軍器置監匆忙跪下,“還請殿下責罰!”
儘管是由於某些新匠人學藝不精導致的,但他也難辭其咎。
“罰過了。”沈舟的聲音不帶任何感情,“可若還有下次,我不想聽解釋,還請孫置監提著自己的頭顱進宮請罪。”
“臣…遵命!”
一堆大大小小的功勞分發完畢,沈舟命人送走官員,轉身道:“我真的很看好你倆,壽宴上,請務必爭氣點!”
沈瑜和沈亮雙腿一軟,扶著桌子,勉強穩住身形,“定當竭力而為!”
喜歡擺爛世子,當皇帝哪有當大俠爽請大家收藏:()擺爛世子,當皇帝哪有當大俠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