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封武號,得賜小紅魚,表明這位武者能在一定程度上代替官府行事。
所以沈凜沒有準備太多。
除了人品武學要能服眾外,還需根底清白,與地方豪強無甚勾連,且對蒼梧律法存有基本的敬畏之心。
“小紅魚”跟文臣武將腰間懸掛的金銀符樣式一致,隻是多了一組特定編號。
持有此物,可調動各地不超過一隊的府兵,幫助朝廷圍剿匪患,傳遞軍情,是真正的“代天巡狩”。
沈凜高踞龍椅之上,他深知金銀珠寶,神兵利器固然能收買一時人心,但唯有“實權”和“參與感”,才能將桀驁不馴的江湖,轉化為穩定江山的基石。
“小紅魚”的分量,遠比想象的重!
大殿內的氣氛瞬間被點燃。
“鎮嶽刀”雷萬均,一個以剛猛著稱的北地豪俠,接過紅玉小魚時,粗糲的大手竟在微微顫抖。
他單膝下跪,洪亮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雷某…雷某昔日行走柔然,也曾見過那群蠻子以牛羊美姬收買中原武者,可不過是將其當做看家護院的鷹犬!”
“今日得陛下隆恩,方知‘國士’之重,北境若起狼煙,雷某願成為中原百姓手裡的刀!”
他的話,戳中了在場許多武者的心坎。
亂世之所以亂,是因為人命如草芥,江湖人或許可以自保,但父母親朋該當如何?
大軍圍剿,拖家帶口又能跑出去幾裡地?
一位輾轉避禍的婦人,緊握手中沉甸甸的令牌,冷清的眼眸中泛起波瀾,“當年的楚國也尚武,封號賜金,極儘奢華。然其武者,或淪為權貴鬥獸之戲,或困於深宅充作護衛,於國何益?”
她似自嘲,又似明悟道:“原來我等武夫,亦可用劍,為黎民斬出一條生路。”
大殿中,感恩戴德聲此起彼伏,帶著一種被“看見”和“托付”的鄭重。
風聞司的細致調查,此刻方顯威力。
沈凜所賜予的,不僅僅是權利,更是深入了解後,為他們“量身定製”的信任。
這些武者的一切,都被放在帝國的天平上稱量過。
沈凜的目光緩緩掃過下方肅穆的麵孔,力量需要引導,英雄需要歸屬,小紅魚隻是引子,認同感才是猛藥!
“諸位…”他的聲音不高,卻無比莊嚴,“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望爾等日後持身以正,用權以公,不負武號,不負國家,不負朕…與舟兒的一片苦心。”
齊王世子的“蒼梧需要俠”提議,三省六部從未放棄過討論。
讚同者有之,反對者也不少。
有人擔心口子一開,朝廷得為武者作保,萬一他們某天約束不住性子,會有損官府威儀。
最終還是沈凜一錘定音,“任何製度都有漏洞,不能因噎廢食,江湖必須跟朝廷站在同一戰線上!”
在添加了諸多限製後,才有了今天的一幕。
“草民等謹遵聖諭!”眾人聲浪如潮,回蕩在太極殿內。
葉無塵無所謂封賞,但一直沒念到他的名字,心裡有點不爽。
要不要另說,給不給是朝廷的誠意。
沈舟笑了笑,拿起托盤內唯一一塊白色玉佩,遞了過去,“葉白衣,定海針!”
葉無塵接過,撇嘴道:“沒了?就六個字?”
沈舟搖搖頭,抖了抖聖旨,隻聽“啪嗒”一聲輕響,一卷小巧的素色信箋從夾縫中滑落。
所有人的目光都被吸引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