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大雪,淹沒了整座蒼梧京城。
儘管北方的戰報不時傳來,但百姓們臉上未見多少憂色,反而透著一種近乎盲目的樂觀。
茶樓酒肆裡,說書先生唾沫橫飛地講述著陛下和齊王如何英明神武,太孫如何算無遺策。
還有突厥盟軍的加入,更是給了百姓們充足的信心,仿佛旦夕之間便可覆滅柔然。
朱雀大街右側,一氣質典雅的女子緩步而行,右手虛握,能從縫隙中瞧見點點黃色。
她前方的老者偶爾會碰到幾位曾經的學生,每次都忍不住板著臉,“與其在外瞎晃蕩,不如多讀些書。”
女子往往充耳不聞,神遊天外。
老者停下站穩,拉著孫女後退一步,避開某輛橫衝直撞的馬車,“想什麼呢?”
女子微微一愣,含糊其辭道:“沒…沒什麼…”
老者輕哼一聲,“咱家無人在北境,你整日去廟裡求平安符,幫誰求的?”
女子掌心緊握,臉頰飛上一抹淡紅,辯解道:“嗯…那個…是那個…”
老者憤憤道:“他身邊的姑娘還不夠多嗎?你非得插上一腳?”
女子薄唇緊閉,低頭不語。
老者曉得孫女的性子,看不上的,無論對方施展何種手段,皆是無用。
來周家求親的才俊,少麼?
可如果記在了心裡,便永遠無法忘懷,明知是毒藥,也得嘗嘗鹹淡。
老者緩緩吐出一口氣,自顧自向前走去,嘀咕道:“秦州離京城少說五百裡,咋就這麼碰巧呢?”
…
晉王府。
沈承璟身著親王常服,肩頭披著一件厚厚的玄色大氅。
大堂內炭盆燒得旺旺的,卻驅不散他眉宇間的沉鬱。
沈承璟指尖劃過輿圖上那條從山南蜿蜒向西,直抵狼山的漫長虛線。
“王爺。”戶部尚書司徒允執捧著賬冊,語氣急促,“本月有三批物資被柔然遊騎截獲,損失糧草逾五千石,府兵傷亡數百。幾條主要通道,儘數被滲透,運輸效率大減。”
沈承璟沒有回頭,“慌什麼,主要通道被封,不是還有小路嗎?”
司徒允執猶豫道:“下官擔心齊王那邊出了問題,照理說,西路大軍該派武者接應的。”
“不要乾擾三弟,他有他的謀劃。”沈承璟轉過身,“我們做好我們的事。”
“傳令下去,以百裡為一節點,征調沿線民間車馬,十車為一隊,由府兵護送,不走固定路線,趕往狼山。”
“同時,放出風聲,說本王親率大軍押送一批兵器,從庭州進入草原,吸引遊騎注意。”
沈承璟停頓片刻,補充道:“讓府兵遇襲時,不要戀戰,儘量保全性命,務必將遇襲地點記住,最好能在地圖上準確標注出。”
司徒允執聞言,躬身退下。
沈承璟走到窗邊,靜靜地看著庭院中堆積的白雪。
後勤之道,無非是“組織”與“利益”四字。他雖不擅臨陣破敵,但在這方麵,自信不輸任何人。
待心緒稍平,沈承璟折返回書案,拿起那封剛剛從海外寄來的密信。
信中,聖德皇子以極其謙卑的口吻,詳述了權臣蘇我狹明主張派遣三十萬大軍渡海,明為助蒼梧討伐不臣,實則欲聯合新羅,掃平半島,然後入侵中原的陰謀。
字裡行間,充滿了無奈與憂懼,反複強調自己“年少德薄”、“力微難製權臣”,懇請“天朝上國”早做防備。
沈承璟閱完,嘴角勾起一抹似笑非笑的弧度。
“年少德薄?力微難製?”他用隻有自己才能聽見的聲音輕輕道:“能先蘇我狹明一步,將密信遞到本王的案頭上,這‘力微’,可真是微妙的很啊。”
沈承璟根本不信聖德皇子真如信中所說的那般無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