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島三國,正經曆著有史以來最大的劫難。
曾經雄踞北方,與舊燕國時戰時和的高句麗,如今除了國都開城之外,其他地方皆是人心惶惶。
王室態度曖昧,在蒼梧和倭國之間搖擺不定,既畏懼後者的來勢洶洶,又擔心引中原這頭猛虎入室,將來不好收場。
請神容易,送神難啊!
同時,還有一部分高句麗貴族存著幾分鷸蚌相爭,漁翁得利的僥幸心思。
南邊的新羅,則已徹底倒向倭國,全心全意為其提供糧草,甚至還派出軍隊,締結盟約,一起北上。
而百濟,這個輝煌過的海上強國,如今隻剩最後一座孤城,徒作困獸之鬥。
倭國三十萬大軍,在主帥蘇我狹明的率領下,勢如破竹!
其先頭部隊,由以悍勇著稱的立花宗茂統領,接連攻占了包括慶州,尚州,中州在內的十多座大城,兵鋒直指原州,距離開城僅二百餘裡。
另一路偏師則在小早川隆景的指揮下,沿著海岸線穩步推進,一邊掃清殘餘的抵抗勢力,一邊死死圍住百濟的熊津城,使其片板不得下海!
兩軍呈掎角之勢,一步步蠶食著高句麗的地盤。
開城以北,蒼梧軍大營。
中軍帳內,謝玄陵並未頂盔貫甲,隻著一身淡青色儒衫,外罩一件禦寒的鶴氅。
他站在一幅巨大的半島堪輿圖前,思緒萬千。
這種感覺,謝玄陵十多年未曾有過了,現在重新拾起,依舊是那麼熱血沸騰。
男兒的功勳,自當從戰場上取!
謝玄陵手指輕輕點在熊津城上,久久不語。
“大都督…”旁邊一位年約四旬的將領輕聲開口。
這個職位是朝廷專門為謝玄陵設立的,采用的是吳國舊製,不過品階隻有三品。
將領名叫張世傑,乃河北道行軍總管,以穩重善守著稱,“倭軍進攻迅猛,蘇我狹明用兵老辣,小早川景隆更是鋒銳難當,百濟…怕是撐不了太久。”
謝玄陵收回手指,負於身後,目光依舊停留在輿圖上,淡淡道:“熊津陷落,倭國與新羅連成一片,高句麗…嗬。”
“屆時,三十萬倭國大軍,便可聯合半島三國,全力北望,蒼梧將陷入草原,半島兩麵受敵之境…”
“所以你覺得我會儘力救下百濟,對麼?”
張世傑神色凝重道:“是的!高句麗開城大門緊閉,不讓我等進入,明顯是想繼續觀望,或者他們就是在等倭國使臣的拉攏!”
二人說話間,帳簾被掀起,兩位將領裹著一股寒氣走了進來。
前者是河東道行軍總管王峻,麵色黢黑,性格剛猛;後者是河南道兵馬使李從珂,眼神銳利,帶著幾分世家子弟的傲氣。
二人對著謝玄陵草草抱拳行禮,視線掃過神態恭敬的張世傑時,皆微微皺了皺眉頭。
哼,狗腿!
王峻性子急,率先開口,語氣生硬道:“謝都督,末將聽聞,倭國小早川部已抵達熊津城半月,我軍為何還按兵不動?”
“莫非…十多載的牢獄之災,磨光了您昔日的銳氣?”
話語中的質疑毫不掩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