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太平之印(二)_京城尋寶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尋寶記 > 第24章 太平之印(二)

第24章 太平之印(二)(1 / 1)

“當年聖庫焚毀前夜”,老鄰居的喉結詭異地上下錯動,一副高深莫測的樣子,“三百童子被鎖在藏寶窟裡當人燭……”,他的聲音忽遠忽近,我突然覺得懷裡的木印燙得驚人,恍惚間聽見千萬人的嗚咽從印章暗格湧出。

“你怎麼知道的?你在跟前了?”我一臉不屑地問。

老鄰居假裝沒聽到,還是念叨,“五次補刻對應五場血祭。”

他這副鬼樣子讓我十分無語,心想這哥們是不是有精神病,“你鬼上身了?”

老鄰居嘿嘿一笑,說道,“不嚇你了,這些都是我嚇唬你的,太平天國真要那麼邪性,也不會撐了二十年就完蛋了,不過這塊印章上麵肯定有血跡,看來它曾經見識過一場殘酷的殺戮,哎,可惜我們永遠不知道當時發生什麼了。”

1862年5月,湘軍主帥曾國荃率五萬精兵進抵天京城外,開啟了長達兩年的血腥圍困。湘軍在雨花台、孝陵衛等製高點架設48門英製阿姆斯特朗後膛炮,將太平門至神策門段城牆轟出數十處缺口,但守將李秀成指揮太平軍用糯米灰漿混合鐵砂連夜修補,雙方陷入拉鋸戰。為徹底斷絕糧道,湘軍征調湖南船幫封鎖秦淮河,在江東門水閘設置鐵刺網和火藥浮雷,城內糧價飆升至每石白銀八十兩,百姓開始啃食樹皮與戰馬內臟。曾國荃采納幕僚建議組建"掘子軍",從孝陵衛大營向城牆方向挖掘34條地道,太平軍則用埋缸聽聲法定位,往地道灌入滾油毒煙,僅1863年冬季就有兩千湘軍工兵窒息而死。至1864年6月,太平門西側地道終於突破最後三丈岩層,工兵將六千斤黑火藥裝入柏木棺材,引線末端係著浸透煤油的公雞羽毛——這是湘軍防止太平軍掘斷引線的獨門秘術。

1864年7月19日正午,隨著地堡城炮兵觀測台升起三枚紅色信號彈,天京城牆在震天巨響中崩塌二十餘丈。湘軍朱洪章部四百敢死隊頂著飛濺的磚石衝入缺口,卻遭李秀成預先埋設的"萬人敵"火藥桶伏擊,殘肢斷臂混著銀錠碎塊灑滿護城河。曾國荃親擂戰鼓催動第二波攻勢,蕭孚泗帶兵頂著浸濕棉被突入城內,發現太平軍用聖庫銀磚在評事街壘起五尺高工事,巷戰中湘軍以火油箭焚毀民房開路,濃煙中雙方在燒焦的屋梁上白刃廝殺。李秀成帶幼天王退守天王府時,金龍殿前的禦溝已漂滿投井自儘的宮女屍體,數百名饑餓的童子軍用菜刀劈砍禦花園孔雀充饑。當夜子時,湘軍先鋒踹破天王府東側宮牆,發現洪秀全金棺早已被秘密轉移,僅剩十二口鎏金銅箱裝著腐爛的龍袍與玉璽。

破城後七日,秦淮河上漂滿浮屍,湘軍夥夫在聚寶門城樓支起三十口鐵鍋晝夜焚燒屍體,焦臭味彌漫全城。曾國荃私吞的天國財寶用兩百艘漕船運往湖南,僅從章王林紹璋府邸抄出的東珠就裝滿六個馬桶,而普通士兵腰帶裡塞滿從死者口中撬下的金牙。清廷捷報抵京當日,恭親王在養心殿怒斥曾國藩"私匿聖庫,其心可誅",卻不得不下旨加封曾國荃為一等威毅伯。這場慘勝徹底改變了晚清權力格局:湘軍將領用劫掠所得在洞庭湖畔廣置田宅,上海租界的英國軍火商開始直接向地方督撫出售克虜伯大炮,而李秀成在囚籠中寫下的七萬字供詞,最終被曾國藩焚毀其中最關鍵八頁——關於聖庫千萬兩白銀的去向,從此成為纏繞中國近代史的幽靈,直到1937年南京保衛戰,工兵在中華門地基下挖出刻有"聖庫重地"的殘碑時,城牆再次在炮火中崩塌,仿佛曆史在血泊中完成了詭異的輪回。

他接著說道,“太平天國定都天京後,洪秀全推行“聖庫”製度,將民間金銀珠寶、糧食布帛儘數收繳,設“天朝聖庫”統一分配。根據清軍密探張繼庚記載,‘天京城內聖庫巔峰時藏銀超1800萬兩,珠寶堆積如山,甚至包含曆代皇室秘藏。然而1864年湘軍破城後,曾國藩奏報中僅提及‘殘銀十萬’,巨額財富不翼而飛,由此引發中國近代最離奇的寶藏懸案。”

聽他一說,我眼睛一亮,以為發財的機會來了,難道這塊印章和無數的金銀財寶有關係?

老鄰居笑著說,“你想多了,肯定是曾國藩哪些人見財起意,自己貪汙了。相傳湘軍破城時哄搶私吞,曾國藩弟曾國荃被指運走二百餘船財寶回鄉,其家族宅院至今留有神秘地窖。不過,也有野史稱部分財寶被忠王李秀成親信帶往湖州,藏於太湖沿岸的‘十八口金井’。不管有沒有關係,咱們這塊印章肯定挺值錢的。”

因為湖南是曾國藩的發家之地,所以在湖南關於太平天國寶藏的傳說最多,在曆史迷霧與江湖野史的虛實交織中,其核心脈絡源於太平軍潰敗後“聖庫”財寶的神秘消失——據稱天京陷落前,忠王李秀成密令心腹將領攜黃金八十萬兩、白銀千萬餘錠及江南世家珍藏,沿湘贛邊界山嶽密道南撤,意圖以湖南為據點東山再起。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衡陽石鼓書院曾現殘缺《翼王藏金偈》,暗藏“火焚嶽麓楓為記,水落洞庭石作門”的讖語,晚清湘軍幕僚王闓運破譯此詩,發現其暗指嶽麓山愛晚亭楓林與君山島水下礁群構成空間坐標軸,而現代學者結合衛星地圖,發現兩地連線與湘江古河道走向形成完美黃金分割比例,更在張家界天門山巨型溶洞內發現人工開鑿的九宮格石陣,石壁上太平軍特有的“上帝符碼”與北鬥七星排列吻合。

1887年,湘潭米商在湘江打撈出刻有“聖庫”銘文的鎏金銅匣,內藏繪製郴州八麵山水係的地下甬道圖,引爆湖廣商會與哥老會的奪寶火並。甚至到了1938年,日軍特高課雇傭風水師在懷化雪峰山架設磁力探測儀,鎖定疑似金屬富集區,幸好遭當地苗民以“趕屍”疑陣驚退。2005年嶽陽漁民在洞庭湖底發現人工堆砌的“銀錠牆”,金屬探測顯示異常信號延綿兩公裡,政府封鎖現場後民間流傳出熱成像圖中規整排列的箱體輪廓。近年更有人通過ai算法對清末湖南各州縣地方誌進行語義挖掘,發現“樟樹”“黑麋峰”“鬼崽嶺”等高頻關鍵詞構成三維拓撲模型,竟與湘南喀斯特地貌地下暗河係統高度重疊。

依我之見,這些傳說雖真假難辨,不足為信,但絕非無中生有,其中必定隱藏著某些尚未被我們所掌握的奧秘。然而,時過境遷,諸多曆史細節已然消逝於時空之中,如今想要將其挖掘出來,實非易事。

後來這塊印章賣了四萬塊錢,這在當時絕對是天價,為此我專門找了幾本曆史書鑽研了一番。

太平天國建立初期,便構建了嚴密的官印體係,從天王洪秀全到最低級的兩司馬均配備專屬印章,材質按等級分為玉、金、銀、銅、木五類。其中金、銀材質的印章僅限高層使用,而玉印更是天王專屬。由於貴金屬材質印章鑄造數量極少,且太平天國覆滅後遭到係統性銷毀,現存金、銀印章幾近絕跡,木質印章也因易腐損難以保存。洪秀全的金印以八寸見方、重逾百兩的形製彰顯權威,印麵刻有“太平天王大道君王全”及“奉天誅妖”“斬邪留正”等反清口號,雲龍紋飾與宋體正楷設計兼具宗教象征與政治動員功能,這一枚印章不僅是權力信物,更是太平天國意識形態的實體化表達。

但很不幸,天京陷落後,曾國藩率湘軍繳獲金印,並將其與玉璽一同送至北京,慈禧太後視為鎮壓太平天國的政治戰利品,秘藏於軍機處。1865年8月17日,軍機處官員例行檢查時發現金印不翼而飛。案發地點位於紫禁城核心區域,且軍機處向來戒備森嚴,此事震動清廷高層。慈禧震怒,命恭親王奕?限期破案。

竊賊薩隆阿時任刑部郎中兼軍機章京,係前首席軍機大臣穆彰阿之子。因嗜賭成性負債累累,他趁軍機處值守間隙盜走金印,聲稱“此物久存無人問津,熔金銷贓必無風險”。次日,他將金印送至東四牌樓“萬盛長”首飾鋪,謊稱金印為家族私藏,以40吊工錢熔成11根金條。奕?通過排查京城金銀鋪鎖定線索,首飾鋪夥計指認薩隆阿後,其罪行敗露。清廷雖追回部分金條,但金印本體已被徹底毀壞。由此,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大清朝氣數已儘,所以才出了這樣匪夷所思的案子。

這裡順帶提一下穆彰阿這個人。穆彰阿是晚清道光朝權臣,滿州鑲藍旗人,嘉慶十年進士,曆任各部侍郎、尚書,長期擔任軍機大臣、大學士,主導道光朝中後期政局。他出身滿洲官僚世家,精於權術,善於揣摩上意,憑借對道光帝謹小慎微性格的迎合,逐漸成為朝廷決策核心人物。穆彰阿在鴉片戰爭前後主張對英妥協,與林則徐為代表的強硬主戰派形成尖銳對立。林則徐1838年受命赴廣東禁煙時,穆彰阿雖未公開反對,但對其“斷絕貿易、武力抗英”的策略存有疑慮。戰爭爆發後,穆彰阿力主議和,推動罷免林則徐以平息事端,導致林則徐被革職發配新疆。戰後簽訂《南京條約》時,穆彰阿作為議和派核心,與耆英等人主導了妥協外交政策,被主戰派斥為“誤國庸臣”。林則徐雖在書信中批評穆彰阿“柔佞欺君”,說到底二人並無直接私人恩怨,本質是政見分歧:穆彰阿注重維持統治穩定,林則徐主張堅決抵禦外侮。鹹豐帝繼位後清算穆彰阿集團,將其革職永不敘用,而林則徐被重新起用,這種政治命運的反差折射出清廷在內外交困中的政策搖擺。

穆彰阿作為晚清時期的重要官員,其門生故吏遍布朝野,在官場中的人脈關係極為廣泛。這些門生故吏不僅在政治上對他有所支持,還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當時的官僚體係。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穆彰阿的兒子卻如此不堪。自古紈絝少偉男。即使有父親這樣有權勢的人物作為背景,其子女也未必能夠成才或具備良好的品德和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大清氣數已儘的悲涼現實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體現。一個國家的興衰不僅僅取決於個彆官員的能力和影響力,更與整個社會的風氣、製度以及人才培養等方麵密切相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穆彰阿兒子的不堪,或許隻是晚清弊端的冰山一角。讓人不禁感歎,越是國家走向敗亡的階段,越會出現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

後來我閱曆多了,見識也增長起來,知道已知的太平天國印章多為銅、木質,且因戰亂流散與後期破壞,存世總量不足百件。更令我痛心的是,在收藏市場中,一枚品相完好的太平天國銅質官印估值可達數百萬,若發現金銀材質或帶有特殊銘文如“聖庫”“東殿”等)的印章,價值更難以估量。因而,我與一筆龐大的財富失之交臂,沒辦法,誰讓咱當時不懂呢。

至於印鈕暗格藏著的那半片鎏金銅符,一直留在老鄰居手裡,他經過研究告訴我,這正是太平天國覆滅前夜,翼王石達開舊部秘密組建的“血旗營”調兵符。

當年天京城破時,血旗營都尉陳某與義弟各執半符,約定分頭突圍。陳某攜五百殘部藏身燕子磯溶洞,苦等三天未見義弟信號。饑寒交迫下,他竟效仿張獻忠“殺卒充糧”,每夜用半枚銅符在士卒額頭烙出印記,抽生死簽決定宰殺順序。溶洞石壁上至今留有七十八道刻痕,最深那道嵌著半片指甲,刻痕旁歪斜寫著“吾弟負我”。

實則義弟早被湘軍俘獲。湘軍幕僚萬弢甫發現其懷中半符後,將人犯吊在儀鳳門城樓,用燒紅的鐵鉗夾住銅符邊緣,生生撕下他胸口的皮肉。“這半枚符能釣出至少三千長毛餘孽。”萬弢甫蘸著人血在案卷批注,卻不知義弟趁夜咬斷繩結,抱著滾燙的銅符跳入秦淮河。

我一臉狐疑地看著他,質疑道:“你講的這個故事確實很感人,但問題是你又不在現場,你怎麼會知道得如此詳細呢?”

老鄰居嘴角微揚,露出一抹淡淡的笑容,不緊不慢地回答道:“有時候,我們並不需要親眼目睹所有的事情。就像一株三葉草,雖然它隻是孤零零的一株,但隻要加上我的想象,它就能變成一片廣闊的草原。”

我對他的解釋並不買賬,繼續反駁道:“你這也太牽強了吧!你這頂多算是瞎編亂造,哪有什麼可信度可言?還自詡為專業人士呢,我看你呀,應該改行去做文學家,說不定還能出本暢銷書呢,這可比你倒騰那些古董賺錢多了。”

老鄰居笑道,“曆史的煙塵已經吹散當時發生了什麼誰會知道?要是我們不學會想象,這件文物可能就是死的,因為沒有曆史的賦予靈氣,一切都是虛幻的。在做成印章之前,這塊木頭說不定是哪個達官貴人廚房的砧板呢,刻上幾個字,就成了價值幾萬的古董,你說,神奇不神奇?話說回來了,當初我要不是講故事,咱們這個木頭印章能賣四萬塊錢嗎!”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純陽賤神 尊七道 仙子,你怎麼有條蛇尾巴 玄河大陸 苟在宗門當藥奴,開局嚇哭聖女 重生後,被瘋批大佬摟腰吻 玄門小祖宗下山,陰間熱搜炸了 離婚後喜提龍鳳胎,四個大佬排隊求名分 我和老王的奇妙修行之旅 穿越大秦:紅顏助國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