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運河尋寶(三)_京城尋寶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尋寶記 > 第56章 運河尋寶(三)

第56章 運河尋寶(三)(1 / 2)

"輕點!彆弄壞了!"老鄰居一把從老張手裡搶過那塊裂開的貢磚,小心翼翼地捧在手裡,像是捧著個剛出生的嬰兒。

我們三個蹲在坍塌的永順窯廢墟旁,腦袋湊在一起,盯著那個從磚裡掉出來的銅匣。匣子約莫巴掌大小,表麵布滿綠鏽,但精巧的鎖扣依然完好。

老張咽了口唾沫:"打開看看?"

老鄰居從兜裡掏出一把小鑷子,輕輕撥弄鎖扣。鏽死的機關發出刺耳的"吱呀"聲,但紋絲不動。

"鏽住了,"老鄰居皺眉,"得用點油潤滑。"

我從背包裡找出隨身帶的小瓶裝潤滑油,滴了幾滴在鎖扣處。老鄰居耐心地等了片刻,再次嘗試。這次,鎖扣發出"哢噠"一聲輕響,匣蓋彈開了一條縫。

我們屏住呼吸。老鄰居慢慢掀開匣蓋——裡麵是一張泛黃的絹布,折疊得整整齊齊。絹布下麵,隱約能看到半塊白色的物件。

"慢點,"我聲音不自覺地壓低了,"可能是脆弱的文物。"

老鄰居戴上白手套,先取出那半塊白色物件。原來是一塊上好的羊脂玉佩,隻有半截,斷口參差不齊,像是被故意掰斷的。玉佩上雕刻著精細的雲紋,工藝非凡。

"明代的,"老鄰居眼睛發亮,"看這刀工,至少是王府級彆的東西。"

接著他展開那張絹布。由於年代久遠,絹布已經非常脆弱,我們不敢完全展開,隻輕輕揭開一角。露出的部分能看到精細的墨線,勾勒出河流與建築的輪廓,還有一些奇怪的符號標記。

"這是...運河地圖?"老張眯著眼睛問。

老鄰居點點頭:"應該是明代某段運河的詳圖。看這裡——"他指著圖上一處標記,"這個符號和我們之前在貢磚上看到的很像。"

我忽然想起什麼:"趙老爺子不是說,磚匠們會在藏寶磚上做記號嗎?這地圖上的標記,會不會就是..."

"藏寶地點!"老張一拍大腿,差點把旁邊一塊鬆動的磚頭震下來。

我們興奮地研究著地圖,但很快發現一個問題——地圖隻顯示了運河的一段,沒有任何地名標注,我們根本無法確定這是臨清的哪一段運河。

"這半塊玉佩是關鍵,"老鄰居沉思道,"古人常把信物一分為二,作為驗證身份或地點的憑證。要解開這個謎,我們得找到另外半塊。"

老張撓撓頭:"這不大海撈針嗎?"

"未必,"老鄰居指著玉佩斷口處的一個小孔,"看這個穿孔方式,應該是掛在什麼上麵的飾物。另外半塊很可能也在臨清某個地方。"

我們正討論著,遠處突然傳來一陣嘈雜聲。老張警覺地站起身:"那幫混混找回來了!"

果然,黃毛一夥人正穿過田野向這邊跑來,手裡還揮舞著棍棒。

"快收好!"我急忙說。老鄰居迅速把絹圖和玉佩放回銅匣,塞進背包。

"分頭走!"老張低聲道,"我引開他們,你們帶著東西先回城。晚上在"運河酒樓"碰頭!"

不等我們回應,老張已經衝了出去,故意弄出很大聲響。黃毛一夥果然被他吸引,呼啦啦追了過去。老鄰居和我趁機從另一個方向溜走,穿過一片玉米地,回到了主路上。

等了半小時才攔到一輛過路的拖拉機,顛簸了一個多小時才回到城裡。我們直接去了"運河酒樓",這是臨清老字號,以"運河四酥"聞名——酥魚、酥肉、酥雞和酥藕。

要了個包廂,點了幾道招牌菜。等菜的時候,老鄰居又仔細研究起銅匣裡的東西。酥魚剛上桌,老張就推門進來了,臉上帶著得意的笑。

"甩掉了?"我問。

老張抓起一塊酥魚扔進嘴裡:"小菜一碟!那幫孫子現在還在東郊轉圈呢!"

運河四酥名不虛傳。酥魚外脆裡嫩,連魚骨都酥得可以下咽;酥肉肥而不膩,入口即化;酥雞皮脆肉嫩,香氣撲鼻;酥藕甜脆爽口,帶著桂花香。我們吃得滿嘴流油,暫時把煩惱拋到了腦後。

"接下來怎麼辦?"老張邊吃邊問,"這地圖連個地名都沒有,上哪找去?"

老鄰居擦了擦嘴:"我有個想法。這銅匣做工精細,不是普通物件。臨清博物館說不定有類似藏品,我們可以去那裡找找線索。"

正說著,包廂門突然被推開。我們一驚,老張甚至站了起來準備動手——結果發現是小楊,那個貢磚園區的講解員。

"真的是你們!"小楊驚喜地說,"我剛才在樓下看到你們上樓,還以為看錯了呢!"

我們鬆了口氣,請她一起坐下。小楊說她來買酥藕的,正好碰見我們。

"你們找到永順窯了嗎?"她好奇地問。

我和老鄰居對視一眼,猶豫要不要說實話。老張卻直接掏出銅匣放在桌上:"找到了這個。"

小楊眼睛瞪得溜圓:"天啊!這是...密碼匣?"

"密碼匣?"我們異口同聲地問。

小楊點點頭,小心地拿起銅匣查看:"我爺爺收藏過幾個類似的。明代官窯特製的,用來傳遞機密信息。看這個鎖扣設計,應該是正統年間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老鄰居激動地問:"你爺爺能幫我們看看裡麵的東西嗎?"


最新小说: 無上祖道 穿成清代小鹹魚 重生1998:投行女王的逆襲 億倍暴擊:孫子築基,我成大帝! 巔峰人生路 哈哈哈,大周 屬性加點,從養身拳開始成 我,深淵魔王,萌無敵! 末日求生:我靠農場係統堆滿糧倉 隨母改嫁進大院,四個大佬繼兄搶著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