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眼力真好!"攤主豎起大拇指,"這可是正德年的官窯瓷片,一塊五百。"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老鄰居不知什麼時候湊了過來,接過瓷片看了看,冷笑一聲:"正德年的?胎這麼白,釉這麼亮,畫工這麼精細,分明是上周的。"
攤主臉色一變,剛要爭辯,老鄰居已經拉著我走開了:"小吳,記住,禹城這地方,真東西有,但假貨更多。明天趕集,咱們得打起十二分精神。"
晚上,我們在旅館附近找了家小館子,點了當地有名的油酥燒餅和豬蹄。燒餅外酥裡嫩,咬一口芝麻簌簌往下掉;豬蹄軟糯彈牙,膠質豐富,老張連啃了兩個,直呼過癮。
第二天一早,天剛蒙蒙亮,我們就趕到了城東的集市。說是集市,其實就是一片空地上支起的幾十個攤位,有賣農產品的,有賣日用品的,還有幾個專門賣舊貨的。
"分頭行動,中午在這棵大槐樹下集合。"老鄰居壓低聲音說,"記住,多看少說,彆露底。"
我溜達到一個賣銅器的攤位前,攤主是個滿臉麻子的漢子,麵前擺著幾個銅壺、銅鏡,還有一堆銅錢。我拿起一麵銅鏡,背麵鑄著龍鳳紋,但鏽色不自然,明顯是做舊的。
"多少錢?"我隨口問道。
"您真有眼光!這是唐代的海獸葡萄鏡,三萬八。"麻臉漢子信口開河。
我差點笑出聲,這要是真的,少說值三十萬。放下銅鏡,我又看了幾個攤位,基本都是些粗製濫造的仿品。
正當我失望之際,忽聽不遠處傳來爭吵聲。循聲望去,隻見老張站在一個賣舊書的攤位前,正和一個光頭大漢對峙。
"怎麼回事?"我趕緊跑過去。
老張氣得臉色發紅:"這王八蛋欺負小孩!"
原來,剛才一個十五六歲的農村少年拿著個銅香爐來賣,光頭大漢隻肯出五十塊錢。少年說這是祖傳的,最少要五百,光頭就罵罵咧咧地要動手搶。
"關你屁事!"光頭瞪著老張,"這窮小子偷了家裡的東西來賣,我這是替他爹管教他!"
少年急得眼淚直打轉:"我沒偷!這是我太爺爺留下的,我家等著錢給奶奶看病!"
老張一把拉過少年:"東西給我看看。"
少年遞過一個布滿綠鏽的銅香爐,造型古樸,三足兩耳,腹部鑄有饕餮紋。老張翻來覆去看了幾遍,突然眼睛一亮。
"這東西我要了,給你一千。"老張掏出錢包。
光頭大漢不乾了:"哎哎哎,總有個先來後到吧?"
老張冷笑:"你不是隻出五十嗎?"轉頭對少年說,"走,跟我去銀行取錢。"
光頭想攔,老張一瞪眼:"怎麼,想動手?"他撩起衣角,露出彆在腰間的軍用皮帶扣,"老子當年在部隊,一個打你這樣的三個!"
光頭縮了縮脖子,罵咧咧地走了。我仔細看了看那個香爐,鏽色自然,包漿厚重,確實像是個老物件。
老張帶著少年去取了錢,又請他在路邊攤吃了碗麵。少年叫小栓,家住禹城西邊的村子裡,奶奶得了重病,家裡實在沒錢了,才拿出這個祖傳的香爐來賣。
"張叔,您真是好人。"小栓抹著眼淚說,"其實...其實我家還有幾件老東西,是我太爺爺那輩留下的,您要是感興趣,可以去看看。"
老張看看我和剛過來的老鄰居,我們交換了個眼神。
"行啊,吃完麵咱們就去。"老張拍拍小栓的肩膀。
去小栓家的路上,老鄰居悄悄對我說:"那香爐我看過了,明代中期的,品相不錯,擱咱們店裡最少能賣八千。"
我驚訝地看著走在前麵的老張:"他看出來了?"
老鄰居意味深長地笑了:"你以為老張這半年白跟我學啊?他現在眼力不差,就是心太軟,見不得人受欺負。"
我忽然明白過來,老張這是故意多給錢,變相幫助小栓呢。看著老張寬厚的背影,我心頭一暖,這趟禹城之行,說不定真會有意外收獲。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