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盧城舊影_京城尋寶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京城尋寶記 > 第74章 盧城舊影

第74章 盧城舊影(2 / 2)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暫時甩掉了,"老張擦著汗說,"但他們會像瘋狗一樣繼續找我們。"

小林提議去村裡吃點東西。唐李村的"老盧家"飯館雖小,卻以地道的黃河鯉魚聞名。我們要了一條三斤多的活鯉魚,老板推薦了當地特色做法——鯉魚焙麵。

等待上菜的間隙,小林講起了唐李村的來曆:"村裡有座元代石門,2015年挖出來時,上麵刻滿了盧姓人名和"祭祖"字樣。學者推測這裡可能是盧故城的東門遺址。"

不一會兒,老板端上熱氣騰騰的鯉魚焙麵。鯉魚油炸後澆上酸甜醬汁,上麵蓋著一層酥脆的龍須麵,色香味俱全。老張夾了一筷子,讚不絕口:"這魚肉嫩得跟豆腐似的!"

正吃著,一位戴眼鏡的老者走進飯館,看到小林便打招呼:"小林,又帶朋友來考察?"

小林連忙起身:"付老師!您來得正好,這幾位是北京來的古玩專家。"

原來這位就是長清著名的文史專家付友仁,曾參與編寫多部地方誌。聽說我們對盧城窪和濟北國曆史感興趣,付老欣然加入我們的飯局。

"你們發現的那塊磚石,"付老聽完我們的講述後說,"很可能是濟北王劉寬時期的。劉寬是最後一位濟北王,因詛咒皇帝自殺,國除為郡。傳說他死前將大量珍寶轉移藏匿..."

我心頭一震:"會不會孝堂山的寶藏其實是..."

付老意味深長地點點頭:"曆史上郭巨是河內人,與長清無關。孝堂山石祠很可能是後人附會的,真正的墓主...說不定是濟北王室的成員。"

他從隨身布包裡取出一本手抄本:"這是我整理的濟北王陵布局圖,你們可能用得上。"

我們如獲至寶,連忙道謝。手抄本上詳細繪製了雙乳山漢墓和附近幾座疑似王陵的位置,還有一些奇怪的符號,與我們在磚石上看到的頗為相似。

飯後,付老帶我們去看了村中的元代石門。石門由三塊巨石組成,立柱上刻著"泰定四年"的字樣,橫梁上的圖案確實有漢代遺風。

"看這裡,"付老指著橫梁一角,"這個車馬出行圖,與孝堂山石祠的畫像風格很像。我懷疑元代重修時參考了更早的漢代石刻。"

離開唐李村時已是下午。我們決定繞道去國街村看看盧城窪的中心區域。路上,老鄰居一直在研究付老給的圖紙,突然一拍大腿:

"我明白了!你們看,雙乳山漢墓、孝堂山、盧王墓這三個點,正好形成一個等腰三角形。而孝堂山地圖上的九宮標記,與濟北王陵的布局驚人地相似!"

小林也激動起來:"所以孝堂山的"九宮藏金"很可能不是郭家的,而是濟北王劉寬轉移的宮廷珍寶?"

這個推論讓我們都興奮不已。如果真是這樣,那麼孝堂山的寶藏價值將遠超我們想象!

正當我們討論下一步計劃時,老張突然拉住大家,指了指前方——孟廣財的越野車就停在村口,幾個手下正在路邊抽煙。

"陰魂不散!"老張咬牙,"得想個辦法一勞永逸解決他們。"

小林想了想:"我知道一條小路,可以繞過他們回孝裡鎮。不過...我們得等到天黑。"

我們在村外的果園裡躲到日頭西斜。傍晚時分,小林帶我們沿著一條乾涸的灌溉渠悄悄離開。渠邊長滿灌木,完美遮蔽了我們的行蹤。

"這條渠通向南大沙河,"小林小聲解釋,"過了河就是孝裡鎮地界。"

月光下,南大沙河泛著銀光。我們踩著露出水麵的石塊過河,冰涼的河水浸濕了褲腳。對岸是一片玉米地,穿過之後就能看到孝裡鎮的燈光了。

突然,玉米地裡傳來一陣窸窣聲。老張立刻示意我們蹲下,自己摸出隨身帶的甩棍。

"出來!"老張低喝一聲。

玉米稈分開,出現的卻不是孟廣財的人,而是一個背著竹簍的老農,看樣子是夜巡田地的。

虛驚一場。老農聽說我們要去孝裡鎮,熱情地指了條近路。一小時後,我們終於回到了鎮上的旅館。

關好房門,我們把今天的發現一一擺在床上:磚石拓片、付老的手抄本、孝堂山地圖照片。將它們拚在一起比對,一個驚人的聯係逐漸清晰——

"看這裡,"老鄰居指著圖紙上的一處標記,"濟北王陵的祭祀道指向孝堂山方向。而孝堂山地圖上的中心點,正好對應雙乳山漢墓的中軸線延伸線。"

小林補充道:"曆史上劉寬因罪自殺,很可能提前將部分珍寶轉移到了孝堂山一帶,假托"孝子藏金"的傳說掩人耳目。"

"所以我們要找的,其實是濟北王的秘藏?"我心跳加速。

老張摩拳擦掌:"管他是誰的寶藏,找到就是本事!明天一早就上山?"

小林卻搖搖頭:"不急。既然涉及濟北王陵,我們得更加謹慎。明天我帶你們去大峰山峯雲觀,那裡有位老道長,對這一段曆史很有研究。"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從成為皇帝開始無敵 我叫張凡,隻有億點點實力 漢末真龍之睥睨天下 科研係學霸 趙進李的心裡 深藍鏽蝕 無止的界限 閃婚,老婆竟是高冷總裁 重生之能量科技 空空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