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威尼斯海關倉庫那巨大的白色穹頂之下,製冷設備發出持續不斷的嗡嗡聲,仿佛是這座龐大建築的心跳。我站在那裡,身上穿著借來的港務局製服,卻感到一種莫名的緊張。製服的質地有些粗糙,摩擦著我的皮膚,而我的手心早已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
我身旁站著的是我的老鄰居,他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鏡片後的目光冷靜而沉穩,與我形成了鮮明的對比。他輕輕地推了推眼鏡,低聲對我說:“記住,我們隻有十五分鐘。”
我點了點頭,深吸一口氣,努力讓自己平靜下來。他接著說:“冷凍貨櫃區在d7,監控每十分鐘會掃過一次。我們必須在這短暫的時間內完成任務。”
老張在一旁搓了搓手,咧嘴一笑,露出了一口不太整齊的牙齒。他說:“放心吧,老子當年在供銷社搬貨的時候,這倉庫的布局我閉著眼都能摸清。”
說完,我們推著一輛裝滿檢驗設備的推車,大搖大擺地穿過了安檢區。海關人員隻是隨意地掃了一眼我們的證件,便毫不猶豫地揮手放行。看來,港務局長的親筆簽名還是相當管用的。
冷凍區的寒氣如同一股洶湧的寒流,猛地撲麵而來,讓人不禁打個寒顫。在這片寒冷的區域裡,鋼架上整齊地排列著一個個標有“精密儀器”字樣的木箱,仿佛是被凍結在時間中的寶藏。
老鄰居手持清單,目光如炬,仔細地核對每一個木箱的標簽。終於,他停在了一個標著“hs042”的集裝箱前,臉上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就是它。”他輕聲說道,聲音在寂靜的冷凍區中回蕩。
老張迅速從推車的底層摸出一把液壓鉗,這把工具在他手中顯得格外沉重。他熟練地將液壓鉗的鉗口對準集裝箱的鉛封,然後用力一夾,隻聽“哢嚓”一聲,鉛封應聲而斷。
箱門緩緩打開,一股白色的霧氣如同一群受驚的白鴿,從門縫中噴湧而出,瞬間彌漫了整個空間。霧氣漸漸散去,露出了內部的恒溫艙,一個黑色的檀木匣靜靜地躺在裡麵,宛如沉睡中的美人。
老鄰居戴上一副潔白的手套,仿佛這雙手套是他與木匣之間的最後一道屏障。他的動作輕柔而謹慎,生怕驚醒了這個沉睡的“美人”。終於,他輕輕地打開了木匣的蓋子,一股陳舊的氣息撲麵而來。
青銅劍靜靜地躺在猩紅色的絲絨上,仿佛在沉睡一般,劍身烏黑如墨,沒有一絲雜色,唯有刃口處泛著一層淡淡的幽藍寒光,給人一種神秘而危險的感覺。
當光線照射到劍身的特定角度時,劍身上隱約浮現出細密的龍鱗紋路,這些紋路猶如活物一般,栩栩如生,仿佛隨時都會騰飛而起。這正是徐文輝所說的龍紋,毫無疑問,這把青銅劍是真品。
老鄰居輕聲歎息,他的目光緊盯著劍身,臉上露出驚歎之色:“果然是真品啊,鉻鹽結晶層完好無損。”
就在這時,遠處突然傳來一陣輕微的腳步聲,由遠及近,逐漸清晰起來。我們心中一緊,連忙合上木匣,老張動作迅速地將推車推到集裝箱前,擋住了那兩名海關人員的視線。
兩名海關人員不緊不慢地踱步而過,他們的步伐顯得有些懶散,似乎並沒有特彆的警惕。然而,當他們的目光掃過我們時,我還是感覺到了一股無形的壓力。
好在他們隻是隨意地看了一眼,便繼續向前巡視,沒有過多停留。待他們的身影消失在視線範圍內後,我們才鬆了一口氣。
“抓緊時間!”我放低聲音,語氣中透露出一絲急切,“艾米說運輸船中午12點就要離港了。”
然而,老鄰居卻似乎並不著急,隻見他不緊不慢地從懷中掏出一個綢布包,然後小心翼翼地將其展開。當綢布完全展開後,一把幾乎與真品一模一樣的青銅劍出現在我們麵前。
“調包?”我驚訝地看著他,顯然對他的計劃感到意外。
老鄰居微微一笑,解釋道:“這是故宮的仿製品。”他的聲音很輕,但卻充滿了自信,“這把劍是用特殊合金打造而成的,其外觀和質地都與真品極為相似,足夠以假亂真三個月。”
說罷,他將仿製品遞到我手中,讓我仔細觀察。我接過劍,果然發現它的工藝精湛,無論是劍身的紋理還是劍柄的雕刻,都與真品毫無二致。
接著,我們開始動手將真劍藏入檢驗設備中。就在我準備合上蓋子的時候,老鄰居忽然攔住了我,他輕輕撫摸著劍格上的波浪紋,示意我看這裡。
我疑惑地拿起放大鏡,對著波浪紋仔細觀察。突然間,我驚訝地發現,在這些看似普通的波浪紋中,竟然隱藏著極其細小的銘文——“大秦將軍蒙恬監製”。
"蒙恬劍..."老張倒吸一口涼氣,"怪不得這幫孫子瘋了一樣要搶。"
離開海關時,亞得裡亞海的陽光正烈。我們站在碼頭邊,目送裝有仿製劍的貨輪緩緩離港。老鄰居的手機突然震動——是王主任發來的加密郵件。
"《女史箴圖》殘卷已鎖定,在瑞士私人銀行保險櫃。"他收起手機,"徐文輝今早在酒店被捕,證據確鑿。"
我長舒一口氣,望向蔚藍的海麵:"結束了?"
"不,是剛開始。"老鄰居眺望遠方,"這把劍隻是鑰匙,後麵還有更多國寶等著回家。"
回程的飛機上,我從舷窗俯瞰雲層。老張已經打起呼嚕,老鄰居則專注地翻閱著一本古籍。陽光透過窗戶灑在青銅劍上,那些曆經千年依然清晰的紋路,仿佛在訴說著一個關於等待與回歸的故事。
三個月後,北京故宮。
青銅劍靜靜躺在特製展櫃中,展簽上寫著:"秦代將軍劍歸藏)"。參觀人群裡,我注意到一個紅發女孩久久駐足。當她轉身時,頸間的魚鉤項鏈在陽光下閃了一下。
我沒有上前相認,隻是摸了摸口袋裡那枚康熙通寶——老鄰居在威尼斯給我的那枚。銅錢上"天下太平"四個字,此刻顯得格外清晰。
本故事完)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