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錯圖》是清代聶璜繪製的海洋生物圖譜,原藏於清宮,後來散佚。北京故宮藏有三冊,台北故宮藏有一冊。如果這本是真跡,那就是流落民間的第五冊!
“這是……”
“家父說是從故宮帶出來的,但我查過資料,台北故宮那冊是完整的,所以……”陳老先生搖搖頭,“可能是仿品吧。”
我小心翻開,裡麵的繪畫極為精細,魚蝦蟹貝栩栩如生,旁邊還有密密麻麻的注解。紙張、墨色、裝幀,都符合清中期的特征。
“陳先生,這本冊子,我想買。”
交易完成後,陳老先生似乎鬆了口氣,喝了口茶,話也多了起來。
“當年撤退時亂得很,我父親在故宮任職,臨走前偷偷塞了幾件東西在行李裡。後來到了台灣,這些東西也不敢拿出來,一直藏在床底下。”他苦笑道,“現在想想,真是可笑。帶得走東西,帶不走家啊。”
我點點頭。1949年那場大遷徙,改變的何止是文物,更是無數人的命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送走陳老先生,阿美輕聲問:“那本冊子是真的?”
“十有八九。”我深吸一口氣,“得找專家再看看,如果是真的,價值不可估量。”
阿美若有所思:“我聽說,台北有些老家族手裡還有更重要的東西……”
“比如?”
“比如,當年戴笠帶過來的一批檔案,據說涉及很多秘密。”
我眯起眼睛。戴笠的軍統檔案,一直是收藏界的傳說。如果真能找到,不僅是文物價值,更是曆史價值。
“你從哪聽說的?”
阿美笑了笑,沒有回答,隻是輕輕推開窗戶。院子裡的山茶花被雨水打濕,花瓣零落一地。
“台北的雨,總是下不完。”她輕聲說。
晚上,我翻看著那本《海錯圖》,忽然在最後一頁發現一行小字:“壬辰年臘月,贈予靜海君雅鑒。”
靜海君?
我猛然想起,清末有個叫李靜海的收藏家,專門收藏海洋題材的畫作。如果這本冊子真是他的舊藏,那來曆就更加可信了。
正琢磨著,手機響了。是老鄰居從北京打來的。
“聽說你到台灣了?”電話那頭,老人的聲音帶著笑意。
“嗯,剛收了個有意思的東西。”
“小心點。”老鄰居忽然壓低聲音,“台灣那邊水很深,彆碰不該碰的。”
我笑了笑:“放心,我就是來度假的。”
掛掉電話,我望向窗外。雨還在下,遠處的山影模糊不清。
喜歡京城尋寶記請大家收藏:()京城尋寶記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