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是在趙昆眼中,學說是為人服務的。
可以用,但不能將其當成信仰,即便是已經不符合時代潮流的糟粕,都要保留。
想要實現這個目的,就必須從根子上對大秦來一次大改造。
這就需要水磨工夫,慢慢的進行。
趙昆貿然繼位,即便威望再高,他麵對的阻力也會極大。
因此,他需要嬴政站在自己前麵!
趙昆雖然沒有參加大朝會,但今日的朝會之爭,實際上就是趙昆暗中引導的。
讓所謂的舊朝嘗一嘗“民主”的甜頭。
接下來,趙昆就會有大舉動了。
紛紛攘攘之中,大朝會上關於廣南城的建設以及鐵路修建,達成了一致意見。
這個時候,就到了喜聞樂見的番邦使者覲見嬴政的環節。
紫寡作為番邦在鹹陽地位最高的使者,被指定為代表。
他當堂念誦了找人寫就的讚美嬴政的文章,隨後獻上大宛的禮物。
汗血寶馬一萬匹,金銀珠寶無數。
到最後,紫寡跪倒在殿上,高聲求告嬴政,允許大宛在王都之中為嬴政樹立一座凋像的時候,大朝會的氣氛達到了頂點。
“大宛蒙上國扶持,如今已呈現出盛世之象。在過去幾年之中,大宛歲入年翻一番。吾子嶺答追隨上國,在國內廢除奴製;
舉國上下,無不歡欣鼓舞。大宛出身草鄙,不通利益。外臣請求陛下,準許大宛於王都之中豎陛下凋像,以供國民世代瞻仰。”
跪在地上的紫寡,毫無一國之主的形象,顯得無比卑微。
這句話,他是誠心的!
他是真的想在王都之中豎這麼一座凋像。
當然不是因為什麼感念大秦恩德,讓民眾世代銘記!
他這就是赤裸裸的舔!
因為他被巽加給刺激到了。
就在昨天,紫寡得知巽加在趙昆那裡得到了承諾,讓孔雀王朝幫助大秦開拓商道。
紫寡當時就感覺不好了。
大家都是舔狗,憑什麼你偷偷地找爸爸加餐?
可是,冷靜下來一想,紫寡又有些悲哀的發現。
在開拓商道這種事情上,大宛確實拍馬也趕不上孔雀王朝。
這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決定的,而且,還跟國家的實力有關。
大宛雖然因為汗血寶馬的名頭,響徹西域,可在西域諸國之中,大宛的麵積可以算得上是最小的那一波。
不管朝哪方麵看,實力也就那麼回事。
開拓商道,說得好聽,但真的做起來,卻需要靠實力說話。
弱國,永遠是彆人欺負的一方!
跟彆國打交道,如果自己腰板兒不硬,不被搶劫就算是好的了,還敢跟人家提條件?
孔雀王朝的拳頭夠硬,完全能夠擔當此任。
紫寡深知,這種機會就算給了大宛,大宛也不中用。
孔雀王朝跪舔的姿勢,大宛是學不來了。
紫寡隻能另辟蹊徑。
他來大秦也已經一年有餘,現在,除了樣貌以外,紫寡的言行舉止,幾乎和大秦人沒有什麼區彆,可以說是一個大秦通。
紫寡苦思良久,還真的被他找到了一個舔點。
他發現,整個大秦,居然都沒有一座嬴政的凋塑!
這個發現,讓紫寡簡直激動得渾身顫抖。
凋像這種浮誇的玩意兒,對於諸夏這個務實的地方來說,其實毫無意義。
當初,嬴政搜集天下之銅,也隻是想到煉製十二金人,從沒有想過,還有給自己塑造凋像這麼騷的操作。
紫寡敏銳的發現了這個點!
大宛地處西域,再往西走,那些國家多多少少和歐洲有一些聯係。
所以,紫寡知道,歐洲那些國家多麼喜歡做凋像。
他們神話之中的神,都有自己的凋像。
而且,一些當權者,在得勢以後,也會給自己塑造凋像,供其他人瞻仰。
這種奇怪的虛榮心,讓歐洲國家的統治者欲罷不能。
目光再投向遠處的埃及。
早在幾千年前,埃及的法老們就有給自己做個麵具或者是弄一座巨大的凋像的習慣。
埃及人喜歡,歐洲人喜歡,沒道理嬴政會不喜歡!
所以,紫寡毫不猶豫地製定了這個計劃。
而且,他苦思冥想出來的東西,剛剛拋出來,就把所有人都給鎮住了!
大秦的朝臣們聽到紫寡這番話,先是一愣,隨後都是眼睛一亮。
如果不是在朝會上,需要注意禮儀,恐怕很多人都恨不得狠狠拍一下巴掌了。
這個番邦國王,腦子可以啊!
這種歪點子都能想得出來?
嬴政在這些人心中的形象,那幾乎已經脫離人的範疇了,簡直就是神!
這個時代,諸夏之地對待神明是怎麼崇拜的?
寫在書裡,或者口口相傳,連個畫像都少有。
至於道觀、佛窟裡麵的塑像,那已經是後麵宗教盛行時候的事情了。
誰能夠想到這個!
感受到群臣的目光,紫寡心裡不由得有些得意。
他知道,自己這一步棋算是走對了!
扶蘇看著紫寡,麵色複雜到了極致。
儘管他知道這家夥深諳拍馬屁之道,但怎麼也沒有想到,紫寡拍馬屁能夠精妙到這種程度。
看嬴政一向喜怒不形於色的臉上,都流露出壓抑不住的笑容,扶蘇就知道,大宛這次算是露臉了。
紫寡的興奮,隻持續了不到半刻鐘。
當孔雀王朝使者巽加提出,要聯合諸多屬國,共同出資,在鹹陽為嬴政打造一個天下最大的凋像的時候,紫寡臉上的笑容逐漸消失......
巽加看著紫寡那強顏歡笑的老臉,心裡冷笑不已。
拍馬屁而已,同樣的招數,你用得,我自然也用得。
我不僅要用,而且還要比你用得更好!
在大宛王都塑一個凋像算什麼,哪裡配得上大秦的惶惶氣度!
要玩,就玩一個大的。
因為其他國家已經被巽加說通,沒辦法,紫寡隻能捏著鼻子,加入了他們。
不過,在分配費用中,發生了一件啼笑皆非的事情。
大宛和孔雀王朝兩國,都自願承擔一半的費用。
紫寡和巽加兩個人在殿中吵得不可開交。
不得已之下,嬴政發話,讓他們按照各自的歲入均攤,這件事情才算是定下了。
大朝會,便在這種歡樂的氛圍之中,落下了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