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人中,唯有李世民的麵色最為凝重。
本來依照朝廷的安排,他早就該去巴蜀任職了,可因為隋使張亮的到來,將屈突通的家人牽扯了進來。
為了履行自己當初的承諾,保住屈突通的家人,他隻能以染病為由滯留在了長安,暫時沒有動身去巴蜀。
可沒想到,長安城中突然到處流傳起了他的流言,說他在蒲津渡下令鑿沉船隻,拋棄了一萬多唐軍,致使他們最終全部淪為隋軍的俘虜。
不用想,他也猜到此事是秦昇的人所為,目的就是擾亂唐軍士氣,徹底打消自己父皇出兵河東的念頭。
以他對自己父皇的了解,秦昇的圖謀極有可能已經得逞了。
果不其然,見人到齊了,李淵當即開口道:
“對於最近出現的軍中將士逃亡之事,諸卿有何看法。”
作為太子李建成最忠實的擁護者,裴寂自然是第一個站了出來:
“陛下,以臣之見,如今的當務之急是儘快安撫軍心,提振士氣,若是此時貿然出兵河東,恐怕不僅會加劇將士們的逃亡現象,甚至還有可能引發嘩變,到時後果不堪設想呀!”
裴寂的話可謂是說到了李淵的心坎,可他並沒有立即表態,反而看向沉默不言的封德彝:
“封卿家,你怎麼看?”
封德彝低頭沉吟了許久,最終跟著點了點頭道: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陛下,臣也認為此時出兵河東無異於幫王世充等人火中取栗,還不如暫時坐山觀虎鬥,趁此機會好好安撫軍心,提振士氣,待兩邊鬥得兩敗俱傷時再出手,到那時河東便唾手可得。”
見一向行事圓滑的封德彝都明確反對此時跟王世充等人聯手,李淵更加堅定了不出兵河東的決心。
但他還是看向兩個兒子,沉聲問道:
“兩位皇兒意下如何?”
“兒臣讚同裴仆射和封舍人之言。”
李建成這邊自然不會是有什麼異議。
李世民沉默了許久,最終還是有些艱難點了點頭:
“兒臣也沒有異議。”
他心中很清楚,事情發展到了這一步,自己父皇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再有出兵河東的念頭了。
若是他堅持再勸,隻怕反而會讓父皇懷疑他彆有用心,甚至有可能跟他清算起當初他在蒲津渡拋棄一萬多兵馬之事。
如今自己不再堅持出兵奪回河東,也算是變相履行了當初的承諾,保全了屈突通的家人。
關中形勢已經糜爛至斯,或許巴蜀才是自己真正大展拳腳的福地。
……
最終,李淵還是婉拒了王世充聯手的請求,派人禮送王弘烈離開關中。
而且經過軍中將士逃亡之事,李淵也意識到了那些俘虜的家眷對於朝廷而言反而是個累贅,因此很快在之後的談判中鬆了口,同意用屈突通和一萬多俘虜的家眷換回自己的三個堂弟和唐儉。
至此,隋唐兩朝的談判落下了帷幕。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