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國公,為何是擁立越王楊侗,而不是燕王楊倓?”
沈綸自然很清楚所謂的楊廣遺詔不過是王世充憑空杜撰的,隻是他有些奇怪為什麼王世充要選擇擁立越王楊侗,而不是比楊侗更名正言順的皇長孫燕王楊倓。
難道就因為王世充曾經在洛陽跟越王楊侗共事過一段時間,因此對楊侗更有感情嗎?
麵對沈綸的疑問,王世充隻是淡淡一笑,隨即沉聲解釋道:
“當初先帝考慮立儲之時在三位皇孫之中猶豫不決,最終為了考驗三位皇孫的能力,便留了代王楊侑在大興,越王楊侗在東都洛陽,燕王楊倓則跟他去了江都,並各留了一部分大臣來輔佐他們。
如今,留在大興輔佐代王的大臣不是戰死,就是投降了李淵,而在江都輔佐燕王的大臣又有不少人不是參與了江都之變,就是死在了江都之變中。
隻有越王楊侗這邊,因為瓦崗軍一直攻不下洛陽,這些輔佐越王的大臣大多因此逃過了一劫,沒有死在兵荒馬亂中。”
說到這裡的時候,王世充的眼中不經意間閃過一絲狠厲。
在東都最艱難的時候,明明是他王世充率軍一直在堅守洛陽,才讓東都始終沒有落入瓦崗軍之手。
可是到了最後呢,朝廷和天下百姓都將剿滅瓦崗的功勞安到了秦昇一個人頭上,自己不僅沒討到多少好處,反而被人灰溜溜趕出了東都,趕去了江都。
雖然事情已經過去了很久,但王世充至今每每想起此事還是十分的意難平。
不過很快,他就強壓下了心中的不滿,繼續往下說道:
“既然如今朝中官員大多是當初留在東都輔佐越王的人,若是我們在檄文中公開宣稱要擁立越王楊侗為帝,自然很容易就能得到朝中不少大臣的支持,更有助於我們成大事。”
沈綸聞言頓時恍然大悟,隨即心悅誠服對王世充道:
“還是鄭國公考慮得周全,侄兒佩服!”
“世子言重了。”
王世充謙遜了幾句,而後正色道:
“女帝毒害親父,天理難容,秦昇擁立女子為帝,顛倒陰陽,他們夫妻二人的所作所為早就惹得人神共憤,天人共棄,隻要我們在江都舉高一呼,天下仁人誌士必雲集響應,縱使秦昇帳下那些驕兵悍將再為虎作倀,也難敵天下洶洶民意。”
看著眼前慷慨激昂的王世充,沈綸恍惚間不由生出了幾分錯覺。
似乎他們兩家才是正義的一方。
次日,江都通守、淮南道大行台尚書令、左屯衛大將軍、江淮道討捕大使、鄭國公王世充在江都傳檄天下,言丹陽公主楊翎聯合駙馬秦昇毒殺先皇,天理難容,自己奉先皇遺詔,號召天下仁人誌士共討此二賊,謹遵遺詔擁立越王楊侗為帝,重整大隋河山。
王世充在江都起兵討伐女帝楊翎和其夫秦昇的消息一經傳出,天下為之震動。
不久之後,江南道總管、梁國公沈法興也在毗陵公開響應王世充的號召,宣布將派其子沈綸率六萬大軍北上,助鄭國公王世充共討國賊。
就連已經歸順朝廷的原江淮義軍長史輔公祏也宣布脫離江淮義軍,追隨鄭國公王世充共討國賊。
在女帝楊翎登基半年之後,一場針對她和她夫君的內戰,最終還是爆發了。
……
隨著王世充、沈法興和輔公祏在南方起兵的消息傳到洛陽,整個朝廷都為之震動。
朝中不少官員倒不是怕朝廷對付不了王沈輔三人,而是擔心會有越來越多的地方勢力加入叛軍,最終攪個整個大隋戰亂四起,烽火連天,到時候不知會有多少百姓死於戰亂,又將有多少百姓流離失所。
他們更擔心西麵的唐朝會趁火打劫,趁著大隋內亂之際出兵奪回河套和河東,甚至有可能兵出潼關,威脅東都洛陽。
可與這些大臣一個個憂心如焚不同的是,作為叛軍口中要討伐的對象之二的齊王秦昇此時卻是異常冷靜,當天就上書女帝,舉薦新任淮南道都督杜伏威為主將,左武衛大將軍來護兒和右羽林衛大將軍徐世積副之,率六萬兵馬南下平叛。
對於秦昇的舉薦,女帝楊翎自然是無一不允,當即就下旨命杜伏威、來護兒和徐世積三人率軍南下平叛。
隻是這一決定無疑在朝野上下掀起一場軒然大波。
因為很多大臣想不明白,朝廷為什麼要讓杜伏威來做這個主將。
要知道,杜伏威當年可是大隋三大賊首之一,如今雖說已經歸順了朝廷,但那不過是因為受形勢所迫,一旦戰局對朝廷不利,誰知道他會不會再度反叛,重新與朝廷為敵,到時候前線的數萬將士則危矣!
更何況,如今叛軍之一的輔公祏還是他的結拜兄弟,焉知他會不會因為顧念昔日的情誼,對輔公祏網開一麵,最終反而壞了朝廷的大事。
為了阻止杜伏威做這個主帥,不少大臣紛紛聯名上書女帝,言主將人選事關大隋國本,還請陛下慎重考慮,另擇良將代之。
對於這些大臣的上書,女帝一律留中不發。
不少大臣知道派杜伏威為主將實際上是齊王秦昇的意思,便紛紛跑去拜見秦昇,勸說他為了大隋的江山社稷,重新考慮主將的人選。
可秦昇隻用了一句話,便說得這些勸說他的大臣啞口無言:
“昔日薑伯約也是一介降將,可季漢後主劉禪卻能封他做大將軍,執掌季漢兵馬,難道當今天子反道不如季後後主知人善用?”
眼見女帝和齊王堅持要以杜伏威為主將,眾大臣不敢再勸,隻能長歎一口氣,一切聽天由命了。
但秦昇如此安排自然有他自己的用意。
杜伏威是江淮義軍的領袖,又是輔公祏的義弟,自然是用來對付輔公祏。
王世充麾下第一大將是他的女婿單雄信,而對付單雄信沒有人比徐世積更合適了。
老將來護兒精通水戰,自然是對付沈法興父子的最佳人選。
三人中之所以要以杜伏威為主將,自然還是要給天下那些反王樹立一個榜樣,那就是不論當年如何與朝廷為敵,隻要現在願意真心實意歸順大隋,不僅性命無虞,還能得到朝廷的信任和重用。
畢竟,江都的錦衣衛已經飛鴿傳書給他送來消息,說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已經在前往襄陽的路上了。
(突然想到,將來如何處置單雄信也是個問題呀!)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