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竇建德隱退的消息傳到江陵,同樣在梁國君臣中引起了不小的震動,對梁王蕭銑的衝擊尤其巨大。
自從他先後殺了大將董景珍和張繡之後,不少梁國大臣和將領因為心中恐懼,紛紛叛離他而去。
可這些大臣和將領的叛離又進一步加劇了蕭銑的多疑,不斷清洗和處決那些他認為對他不忠的大臣和將領。
但他此舉無疑又進一步加劇下麵那些臣子心中的惶恐不安,導致更多的大臣和將領為了活命紛紛叛離蕭銑而去。
如此反複,時間一久,這些大臣和將領被殺的被殺,出逃的出逃,梁國朝廷幾乎成了一個空架子,再沒有幾個人願意繼續效忠蕭銑。
眼看自己淪為了孤家寡人,蕭銑也就徹底放飛了自我,每日躲在王宮內飲酒作樂,醉生夢死,苟活一日算一日。
這多少有點諷刺。
因為在大業十三年的時候,他在董景珍和張繡等人的共謀下起兵反隋,建立了梁國,年號鳳鳴。
當時他聽說楊廣在江都城隻顧著醉生夢死,根本不理會外麵的洪水滔天,便跟左右說楊廣如此自暴自棄,大隋焉能不亡?
可沒想到回旋鏢來得如此之快。
不過三年時間,就輪到他躲在江陵城中醉生夢死,根本不管外麵的洪水滔天。
因為他的自暴自棄,大將周法明、雷長潁等人紛紛率州舉城歸降了唐朝,使得梁國的形勢越發岌岌可危,已經到了朝不保夕的地步。
隻是大隋有一個秦昇力挽狂瀾於未倒,扶大廈之將傾,但不知有沒有人能在關鍵時刻挽救他的梁國。
可蕭銑最終沒有等到那個來拯救梁國的人,反而等來了王世充的次子王玄恕。
王玄恕此次是為了兩件事而來。
一是奉其父王世充之命邀請蕭銑一起興兵伐隋。
二是提議蕭王兩家聯姻,由王玄恕迎娶蕭銑的女兒蕭月仙。
對於這兩件事,蕭銑的態度都很曖昧,既沒有馬上答應,也沒有一口回絕。
因為之前他殺董景珍和張繡之事,如今軍中將士可以說是離心離德,人人自危,這樣的軍隊自保都尚且有難度,更彆說出兵伐隋了。
如果他真派兵去攻打隋朝,恐怕軍隊走到半路不是嘩變就是倒戈了,到時候不僅伐不了隋,反而將自己置於危險的境地,蕭銑自然不可能做這種蠢事。
但他之所以沒有一口拒絕,是還想觀望一下形勢。
如果王世充和沈法興等人當真能成得了事,他不介意在局勢明朗之後公開站出來支持王世充,以此來分一杯羹。
至於蕭王兩家聯姻之事同樣是如此,如果王世充勝了,那一切還有商量的餘地。
若是王世充敗了,他便立即將王玄恕禮送出境,跟王家徹底一刀兩斷,以免被王世充連累。
就在蕭銑還在觀望之時,河北卻突然傳來了竇建德隱退的消息。
蕭銑心中瞬間有了決斷,當天就派人將王玄恕一行人趕出了江陵城。
雖說送走了王玄恕,可蕭銑心中依舊很是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