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臣參見父皇!”
“皇兒不必多禮。”
李淵輕輕擺了擺手,示意李建成免禮平身,隨後便長歎一口氣道:
“皇兒可聽說了王世充和沈法興敗亡之事?”
李建成這個東宮太子並不是一個有名無實的空架子,相反還經常協助李淵處理朝政,因此自然早就從兵部那裡得知江淮之亂已經被隋朝徹底平定。
對於此事,他心中還是有些慚愧的。
因為當初就是他力勸自己父皇坐山觀虎鬥,沒有出兵河東去牽製隋朝的兵馬,才讓王世充和沈法興敗亡得如此之快。
如今王世充和沈法興已經被滅,竇建德和蕭銑也已經歸降了隋朝,如今就隻剩下他們大唐和朱粲那個吃人魔王直麵實力大增的隋朝了。
想到此處,他當即躬身向父皇告罪道:
“此乃兒臣之過,若不是兒臣當初勸父皇坐山觀虎鬥,坐視秦昇大舉征討王沈二人,形勢也不會惡化到如此地步。
是兒臣錯判了形勢,還請父皇責罰。”
這就是相對於次子李世民,李淵更喜歡長子李建成的原因。
當朝廷出了什麼事之時,他這個東宮太子都會將一切過錯都攬到自己身上,將他這個父皇摘得乾乾淨淨,最大限度維護自己這個父皇身為天子的威嚴。
相比之下,次子李世民雖然在個人能力上比李建成更強,但在為人子方麵顯然是不及他的兄長。
雖說李建成將一切過錯都攬到了自己身上,但李淵當然不可能真的因此責罰他,當即擺了擺手,又長歎一口氣道:
“朕今日召你前來並非是為了興師問罪,隻是想跟你商討一下,看看有沒有什麼法子可以解決眼下大唐的不利局麵。”
李建成在來禦書房的路上便已經猜到父皇李淵召見他的用意,也在心中想好對策。
如今見父皇果然問起,便依照著早就打好的腹稿沉聲回道:
“父皇,兒臣有三策,或許可解大唐眼下的危局。”
“哦?快說來給朕聽聽!”
聽到李建成有三策可以解眼下危局,李淵不由精神一振,連忙催促李建成詳細說說。
李建成略略理了理思路,便娓娓道來道:
“其一,依兒臣之見,父皇不妨派出使者去拉攏朱粲,封給他高官厚祿,使他成為巴蜀東麵的屏障,阻止隋朝出兵染指巴蜀之地。”
“你要朕派人去拉攏朱粲?”
聽了李建成的第一條計策,李淵就忍不住皺起了眉頭。
喜歡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請大家收藏:()隋唐:李淵悔婚,我去做大隋駙馬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