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南港,風卷雷浪,海天相接。
這是“瀾舟二號”出航歸來的第七日,瀾台港內,帆影漸聚,卻不止東郡船隻,岸邊高立一艘帆形奇異、桅杆如骨的漆黑船隻,旗幟如金龍咆哮——上書兩個古怪而猙獰的篆文:南·蠻。
站在船首的,是一位皮膚黝黑、戴獸骨項鏈的男子,目如鷹隼。他身披獸紋長袍,腳踏獸皮之靴,落地一刻,便朗聲道:
“吾名朵曇,代南疆巫王而來,願見布王!”
陳宮微蹙眉:“南蠻,何意而來?”
朵曇咧嘴一笑,語調粗糲:
“蠻荒南岸聽聞東郡布王以民為本,鹽鐵自鑄,火能製冰,諸島諸王驚懼,亦豔羨。吾來,非求戰,乃求盟!”
瀾台中堂,主位之下,一張覆蓋獸皮與竹帛交錯的異域地圖鋪於案上。
朵曇指著地圖南方,一片形如蠍尾之地:“此地名‘烏瞳島’,南荒亂族百餘年不通,島上多金砂、寒石、異種。”
“然吾蠻地缺鹽、缺鐵、缺藥,故願以琥珀、藥草、戰奴、珍果,換東郡之物。”
“條件是——布王助我奪南疆之統!”
此言一出,堂內瞬時鴉雀無聲。
陳宮眉頭一沉,正欲斷然拒絕,諸葛卻抬手示意不急。
呂布目光如刀:“你說的不是貿易,而是借兵謀國?”
朵曇坦然:“若吾蠻地得道,必不負布王。吾雖蠻,亦知義理之重。”
諸葛輕聲一笑:“義理之重,怎能建於求戰之上?”
朵曇麵色不悅,目中凶光初露:“若布王拒我,蠻地諸族他日或歸袁曹,亦難保瀾策之通。”
堂中沉默片刻,呂布緩緩起身,負手繞案:
“你說你為族而來,為民而求,卻開口便要我以兵幫你取權。你可知我為何不答?”
朵曇冷哼:“因禮?”
呂布緩緩道:
“因策。布所行之策,不為誰稱王,而為讓百姓吃飯、安居、生根。若此心不在,你蠻地得權再久,也是一朝蠻王百年戰。”
話音落下,朵曇眉頭漸收,跪於地前:
“若布王願設策於我族,吾蠻王願讓其子入東郡,學你之政!”
眾人動容。
諸葛亮微微頷首,道:“既然是問道而來,那便設壇傳策,可矣。”
三日後,瀾台設“海異策壇”於港口,諸葛親開三講:“策之本”、“民之綱”、“市之道”。
朵曇率蠻使三十人聽策,竟在壇後跪地請書,書“為民則安,為策則明”。
諸葛賜《瀾綱十問》與其。
陳宮卻憂色不退,私與呂布夜語:“異族遠方,何知其心?”
呂布道:“舊禮視之為蠻,布之策視之為人。若異族能食、能生、能學,便可通。”
“若天下閉門,吾便開天。”
瀾台頒布《互市之令》,立“烏瞳互市口”,每年東郡兩船南下,以鐵、鹽、冰、布、藥換島貨。
互市之設,震驚中原。
張讓聞之咆哮:“布王通賊蠻,謀奪海勢!”
洛陽士林群起評議:“策可施於九州,蠻夷當不列其中!”
然瀾台策辯營亦同步展開“異域百問”,市井之中傳唱:
“問何為蠻?不識策者,更蠻。”
而在烏瞳島,瀾舟初入,海風凜冽之下,赤旗下第一次插入異域。
東郡商人設攤,鐵鍋開灶,鹽糧成行。島上百姓圍觀如神跡,一名蠻童初嘗冰果,淚眼笑言:
“這是神之食。”
歸航之夜,朵曇登瀾舟,與呂布於夜港長橋對飲。
他舉杯而問:“布王真不圖天下?”
呂布握杯而望夜海,輕聲一語:
“我圖的天下,不止九州。”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