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郡,瀾台府,深秋入寒。
策政行已月餘,策綱傳於郡邑十六縣,百姓多言“策令如春雨”,瀾王之名,被奉為“問民之主”。
可越是高譽,風波越近。
南原之地,三日連報械鬥。
一村百姓持策契上門,欲據新條得田,卻遭原主反斥,說策未改、契為偽文。
口角升級,刀戈四起,三死七傷,血染田碑。
策司緊急調檔,赫然發現:《田策十三條》第九條——“凡五年耕者得其地”一文,竟被偷偷刪改為:
“凡耕者得其地,五年為限,餘皆歸策所統。”
一句之差,卻將策從“田歸於人”扭為“策歸於官”,百姓怒火一瞬爆發。
次日午時,東市一群老農當街撕毀《啟策書》,砸碎講案,高喊:
“策害我兒,策奪我命!”
瀾兵趕至,四麵圍守。高順欲擒之,呂布親至卻揮手止道:
“策不能靠刀守。”
但他望著地上破碎策卷,胸中如壓千鈞。
策司連夜查檔,發現抄改副本者三人皆失蹤,其中一人屍身浮於城南井中,一人焚宅自儘,另一人,疑似逃往北坊。
在死者手中,搜出一片殘簡,墨跡未乾,隻書三字:
“問田會。”
陳宮震怒:“再拖下去,策綱將毀!”
他親調瀾兵二十人,於夜中緝出六名嫌疑吏卒,當夜斬首三人,其餘兩人下獄,一人因舊交密謀未清,仍列審中。
諸葛趕來,見策堂門前血痕猶在,驚問:
“此人舊清名策吏,曾連寫八策卷,未曾有誤!”
陳宮沉聲:“策雖無錯,人與人之間,疑心不能無。策若寬縱奸邪,終會自毀。”
諸葛厲色:“策不為殺伐而生,豈可因一錯斬三?”
兩人第一次當堂爭執。
而不及三日,策台再爆一案。
被關押的策吏“孫成”於獄中上吊自儘,死前以血寫於牆:
“我未改策,卻死於策下。”
牆上字跡被抄錄、瘋傳於市,東郡百姓再度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