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南郡三政_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85章 南郡三政(1 / 1)

戰鼓餘音,烽煙未散。江夏南岸,南郡舊城初見瀾台旗幟,城門之外便是一派繁忙景象:軍士列隊操練,民工修繕城垣,商賈車馬進出,百姓臉上多了幾分期盼的光彩。

天微亮,呂塵身著素白長袍,立於南郡太守衙門門前。台階上,他一手執羽扇,一手扶穩簡牘,目光巡視人群。衛士分列兩旁,簇擁著南郡百官與軍政要員,而就在衙門正廳上方,一方新懸的匾額——“瀾台南郡行署”在晨曦中熠熠生輝。

“南郡在淮南水陸咽喉,民生多艱,田畝廢荒,倉廩空虛。今我瀾台為安百姓,不事舊王朝苛賦,首立三政:田政以均田為本、賦政以減輕為要、軍政以鞏固為先。三政並行,令南郡煥生!”呂塵朗聲道,聲音從廳門直傳到衙前廣場,百姓與將士無不屏息聆聽。

站在他身側的諸葛亮,頷首微笑,朗聲解釋道:“田政者,次年春風至,責令集體丈量田畝,重新分配荒蕪田地;凡有可耕之土,皆登記入冊,貧者優先分得,以免饑荒生亂。賦政者,每畝征收顆粒,不逾一石,並暫免一載徭役,俟百姓安居後,再行常稅;軍政者,役兵製度調整,降卒可納賜甲仗,以軍功定階,戍邊與耕戰兼施。”

南郡太守呂寬拱手:“謹遵王言。”他轉身吩咐屬下,兩路官吏即刻分赴鄉裡:一支丈量田疇,標定疆界;一支張貼“南郡三政”布告,解說政策內容;一支走村入戶,為貧苦百姓登記房屋口口、田畝家底。各路官吏忙而不亂,書狀紙箋在晨風中飄動,猶似連片稻穀隨風起舞。

恰在此時,趙雲策馬而來,袖中帶著數袋白玉香米。他緩行至人群前,聲音低而溫:“南郡雨季將至,山中糧價飆漲,難免百姓饑乏。今我軍糧倉餘糧有餘,願先行賑濟三日,俾汝等安枕無憂,待三政穩妥,再行分配長糧。”說罷,他將香米撒向人群,米粒如玉屑般閃動,落在泥土與衣襟上,濺起一片歡呼。

孩子們爭搶落米,婦人含淚頷首;老人則掬起一把,在掌心細細摩挲,滿麵不舍。趁此良機,文監司、農政署、百工院等多部門負責人各出所長:文監司設立“四海義塾”,招募南郡士匠與讀書人執教,掃除文盲;農政署推廣新式農具,百工院派人試種玉米、馬鈴薯,改善單一稻作;民言台開堂聽政,鄉紳與商賈可陳述冤情,法監司派員立案,保其申訴得公。

南郡禦街,一名白發蒼蒼的耆老從人群中擠出,拄杖緩步,上前深深一拜:“瀾王和煦,得遇聖明。晚輩原是中年鹽商,自戰亂以來家道中落,子嗣四散,今日得見舊家田畝得以重耕,實乃救命之恩。特來儘禮,以表寸草春暉。”說罷,他顫抖地呈上佩玉,上麵刻著四個金字:“瀾正恩澤”。呂塵略微頷首,道:“鹽商前賢,此玉暫留為印,示後人勿忘耕讀建安之道;今日之恩非吾一人,可待南郡複興,官民共慶,再歸於君。”耆老泣涕而退,百姓見狀,爭相仿效,場麵感人。

入夜,北風勁吹,江麵寒氣逼人。諸葛亮於帷幕之內與中書令柳瑾對賬:“田畝丈量已過百裡,貧戶分田近萬頃;義塾開講三日,學子千餘;糧倉賑濟六萬斛,百姓口碑載道。”柳瑾緩緩點頭,轉眸道:“南郡換然一新,然內地舊貴族與豪強心有不甘,或以商稅私扣、或以徭役打岔,吾等需警惕。宜設民言台二號堂,增置監察官,隨時聽令而動,打擊地方割據勢力。”諸葛亮微笑答應,將柳瑾意見收入“瀾台九策”之內。

數日後,建材運至,軍統營在城中開辟練兵場,分發新甲纓、列編軍功旗,百名南郡原降卒因軍功初立,被授戟甲,列入外衛。虎賁將士在衝鋒場上演練陣法,鳴金收兵聲中,餘音繞梁。南郡百姓進貢瓜果米粟,謝恩酒宴於城南廣場設席,笑語歡聲映亮夜空,也讓前來督察的曹江東使節與荊州劉表使者無不側目稱讚。

南郡行署大堂之上,呂塵收取各部門奏報,詳閱政績簿籍。他撫須而立,臉上露出滿意之色:“三政之成,唯眾心可安;且待月餘,再行賦徭兩審。南郡立穩,乃瀾台之根基;後當推《九策》首章田策、中章兵策,令天下平則驅,而瀾台雛形始成。”諸葛亮於一旁低眉作筆,將南郡重建數據與百政總結分彆記錄,為接下來的《瀾台九策》正文做好準備。

城頭秋月初升,風送稻香。南郡百姓在新政護持下,敢於在田間燈下夜耕;百工匠人在熔爐旁實驗新農具;士兵們列隊換裝,列營整齊而立;縣衙外的申訴堂門口,鄉紳與商賈等待登記。瀾台南郡行署的燈火徹夜不滅,猶如黎明前的曙光,萬家燈火皆因新政而亮。

黎明將至,呂塵扯起行署匾額帷幕,麵向南郡城下百姓笑道:“百姓有糧,兵有戎裝;國之根本,安在土與心。南郡三政已成,我瀾台當念茫茫九州,步步為營,穩紮中原,逐夢天下!”話音落處,千軍萬馬與百姓齊聲喝彩,回蕩在江夏上空。此刻,南郡已換新顏,瀾台之路,又邁前一大步。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滿門抄斬?重生歸來太子妃殺瘋了 說好的小保姆,大佬怎麼寵成寶? 晚安戀愛故事 長生從變廢為寶開始 女尊:與心黑夫郎共建家園 魔法學院的閃現天才 從攻略美女總裁開始,成為世界首富 劍隕九霄 蜀山玄陰教主 戲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