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郡仲秋,天高雲淡,江風送爽。海務台鈞台之上,甘寧執帆而立,麵朝東海,眸光深遠。壯闊的波濤拍打著碼頭,遠處漁帆點點,往來商船絡繹不絕,卻與南郡昔日的悶熱與安逸判若兩境。自西涼鋒芒暫歇,南郡北境穩固,今且將視線投向大洋,開拓通商新道。
甘寧回首,見海務台重臣楊儉、周泰、黃戟等並立於側,各自衣袍沾露,皆為此役振奮。楊儉舉符表而奏:“自東吳開港以來,海路商賑多受天災海盜之擾,南郡又無出海口岸可與吳國直連。今若在江口新築‘海渠口岸’,並聯通東南諸郡,貿易可通廣東、閩南;更可由此一路向南,抵達交趾、真臘諸國。此外,西域諸國亦欲開辟新商道,與我交好。”
呂布跨步登前,以羽扇輕敲石幾,朗聲道:“楊將所言甚善。我瀾台未曾涉足大洋,今當以海路連四海,合天下萬邦,以實我‘海務台’之名。爾等可擬‘海路十策’,先行出東興港至建業、會稽,繼通閩越至南海,再議開張南海絲路。與此同時,百工院需速製‘舟橋圖’,以連通江洲與島嶼,讓商旅軍需皆可快渡。甘寧為首領,可率水軍先行勘察,楊儉與周泰同往沿海各郡籌備港口,黃戟則掌海防之務,整頓水師與沿岸兵備。”諸葛亮拂扇微笑,補充道:“尚需與荊湘、吳越兩路友邦商請協作,使其派官來訪,簽訂通商盟約;同時借用‘瀾台九策·商策’之章,引導商旅稅製與跨國律例,令貿易秩序井然。”
群臣俱拜受命,事起即動。是日午後,海務台派遣四船小艦,載著楊儉、周泰與百工院督造官匠數十人,出發東興港。東興港乃南郡東江入海之地,靠近商貿集散,是最便捷的天然港口。楊儉聞令,召集江南民工數千人,與台下官吏商議修築泊位。眾人於港口開鑿出新碼頭與糧倉,竹排與浮橋頻頻搭設,夯土與石板交替鋪就,短短數夜,坦途已成,漁舟與商舶可徑入內港,卸貨避風。周泰則命建“海風塔”於港口一隅,用以觀測風向、潮汐之變;塔上刻有航道圖示,供水手辨彆海域淺深與暗礁。
與此同時,百工院工匠兀自奮力。在楊儉與周泰的指揮下,工匠們打造了兩座新型“連橋舟”:以輕木為骨,鐵鉚木板為甲,配以水車動力與帆舵,可在江海間自由轉換航行模式,又能像橋梁般橫跨狹窄水道,滿足軍糧運送與商人通行之需。舟橋造好後,當眾驗試,隻見工匠開動水車,舟身緩緩前移,直抵江對岸,數名將士手抬錘鎬,穩固橋墩,短短數十步,橋已架成。文監司長莫定風當即組織百姓彙集新橋試用,擔夫挑米,商賈牽牛,車馬車行其上,人聲鼎沸,皆稱奇跡。
東興碼頭通航僅一月有餘,南郡行署已收到來自會稽、建業的通商請書。建業太守周衡遣使來訪,攜來當地產珠玉、茶葉、綢緞等千餘斛,並呈三策,請求與南郡互通有無。會稽令徐翊亦帶著特產香料、花雕酒獻於行署,盼設“商亭”於閩越諸州,以便商業中轉。諸葛亮連夜審議,次日與來使簽訂通商盟約,約定免一載關稅及過路徭役,商旅憑行署通牒可在東興、建業、會稽等地出入通商,並由南郡海防官派護航隊,護送商隊南下至交趾。
海務台更與百工院聯手,將新式舟橋圖紙、船舶設計圖與通商條約編成《南海行旅記》,分發江南諸州學堂與商社,以示萬邦有序之典章。百工院再製“帆櫓車輪圖”,供造船匠人參考。文監司並令《行旅記》《帆櫓圖》作為科舉試題之一,選拔擅長水工之士,以補海務台與百工院之不足。
數月之後,海風習習,東興港上船隻成林,商舶進出如梭。甘寧率領水師護送首批商隊南下,隊列長達數裡;舟橋連通內河與海港,糧船與商車來往在綠水青山之間。時值春返之際,一支載滿珠璣象牙與南洋香料的商隊抵達東興,百姓迎接,筵席設於岸邊,鑼鼓喧天,彰顯興旺之勢。
就在此時,遠洋風雲驟起。南海諸國之中,交趾白帆軍隊率先到港,讚歎南郡之政威,遣使與甘寧會節,獻以“南島珍奇”五十樣,並請南郡海務台代表赴交趾,簽訂“瀾台交趾盟約”,以圖兩邦海上互市及軍事通援。甘寧與楊儉、周泰等當即啟程南下數日,攜《行旅記》與《帆櫓圖》入交趾國,受到盛大迎接。
交趾國王自親臨江邊迎接,身穿象皮戰袍,策大象數頭隨行,眾臣簇擁。國王與甘寧共登象台,舉杯交錯,交趾使者演奏國樂,鑼鼓擂動。國王告賀:“南郡之海務,實為四洋之利海;交趾與之盟,互市通商,必能富澤兩邦。今當共修驛道,建‘交瀾驛’,以通使節、通貨及軍需之往來。”甘寧回禮,承諾翌年率百工院總領數十位工匠與船匠抵交趾,協助修築驛道與堅固港口。
海務台與交趾盟約簽成之際,南郡行署亦派重臣柳瑾、莫定風啟程赴建業與會稽,講解《南海行旅記》與《九策商策》之理,以鋪陳瀾台治理與通商之道。東吳使者聞訊,亦派方務官來訪,主張共同開發吳越內海,與南郡、交趾形成三角通商圈。
南郡行署再度喜氣洋洋,海風帶著鹹香,吹過補給碼頭與舟橋;文監司與百工院則忙於修改《行旅記》第三編——“邊防與通商並舉策”,並將《海務台通商圖》《南海絲路圖》繪於帛簾,懸於行署大廳,使來訪使節一見即明。
此時,諸葛亮與呂布同登海務台望海閣,遙望海天一色,淡聲道:“海路既開,南郡經濟騰飛在即;交趾與吳越並盟,可使南郡成絕海雄雋之地,萬邦來朝,瀾台之名,遐邇聞名。後當截取‘商策’之重篇,令中原諸侯亦觀我通商之利,心向瀾台,以期天下同築太平。”呂布拂扇而立,麵帶微笑:“四海皆賓,九州皆友,吾輩當以商資富國,以武衛四方。願以海務為先,夯實經略基礎,再向中原深處邁進。”
海上絲路初成,江風輕送商舟,海鳥在天際盤旋。燈火通明的東興港夜色裡,商賈談笑,巨輪載著南郡財貨在月光下靜靜停泊。南海遠方,帆影猶在,瀾台海路,才剛開啟。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