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冬之際,南郡行署於東堂上下燈火通明。帷幕高遮,燭光搖曳,長案之上,鋪展著數十幅圖卷與策稿。各署長官與五虎將領齊聚一堂,坐於八案四椅之間——此乃瀾台“九策總綱”首次集議之日。呂布與諸葛亮並肩立於主案,群臣肅然環立。
諸葛亮拂扇而起,轉身環視群臣,朗聲開道:“今九策之首,為‘田策’,以均田濟民為宗;次為‘賦政’,以輕賦安生為本;三為‘兵策’,以精兵固守為要。然天下之治,豈僅三策可成?吾等今立‘九策總綱’,俾後世循規戒法,令九州四海共尊瀾台治道。今特於此舉此會,聲討風流,論議出以下六策之框架,以資後續之細化施行。”說罷,令史手輕撥帷幕後畫屏,屏上九條長策並列而陳。
一、“醫策”──濟世仁心之術。由醫政署統領,將南郡田間醫官與交趾東南醫師召集研議,訂立《醫官選拔與行醫條例》,規定每郡置醫官十人,配備藥倉與診療台,病者免行賦役,由行署資賑;又設醫學館,招納名醫傳藝,推廣四時藥方與疫病預防法。
二、“智策”──教化興隆之道。由文監司主持,將《四海義塾》擴編至百所義州,設儒學、法學、算學、工學四堂;定科舉歲考與貢舉,選拔鄉賢;又令“民言台”設“公議堂”,廣納民智,以民間參政為輔,使知人善任之術流布鄉裡。
三、“商策”──貨暢其流之法。由海務台與商政署合掌,擬定“通商三十條”,推行免關一載,簡省行旅徭役,設立商業公署於東興、建業、會稽三處,監管市舶、銀作、貨稅;又以《行旅記》為準繩,倡導行商信用製度,嚴懲強買強賣。
四、“法策”──法度昭明之綱。由法監司主撰,擬《瀾台律令》數十卷,設置《律令院》審斷疑難;簡化訴訟程序,推行“巡按法”,每郡設巡按官,掌察奸邪;並明確“軍民同罪”與“護佃為民”兩條重典,以震懾豪強與邪徒。
五、“海策”──通洋拓遠之舉。由海務台與百工院協製,規劃“十年航路”與“海防二十站”,於東海、南海、西南群島設哨所與驛站;編撰《海奴統紀》,載明風浪航道,並因地設燈塔、石墩、浮標,以防沉沒;又在東興港建“海商署”,督管海外貢市。
六、“賢策”──選才用才之章。由中書令柳瑾發起,設“賢良台”於首府,設文武舉薦兩方案,薦舉天下名士、良將、工匠、醫師;每年於東興海畔與舊荊州學府輪換舉薦,皆以忠勇禮義為評選要旨,並附“薦賢榜”於各州府。
諸葛亮緩步至主案,將羽扇點於第一圖屏:“此六策為補三策之不足,合並為‘九策總綱’,非一時可成,也非一人可定。今各署當分路承辦,先擬分板,並列出《九策實施日程》,以春、夏、秋、冬分期施行。三月春耕,續行‘醫·智·田’;六月夏熟,推‘商·賦’;九月秋收,行‘兵·海’;十二月臘月,定‘法·賢’,四策並舉,以十年鼎革為期。”
群臣聞言,紛紛領令,紛然展開記錄。呂布拍手讚道:“丞相計深慮重,九策紛紜,卻環環相扣。今且以此總綱,鋪陳天下;待南郡試行有成,便可分道推廣中原與四夷。爾等掌事,務須細化章法,畢其功於細微之間,否則雖九策在手,亦難施於眾生。”眾臣再拜應諾。
散會之時,眾人在院中焚香立誓:塗抹誓文於廠牆,以血書盟,誓與瀾台共執九策之綱,複興華夏之治。章中每一策之細則,仍待百司深議,後續《九策各篇》當逐一刊布。
夜半,諸葛亮與呂布於正殿對坐。諸葛望月,低語道:“九策初成,然施行之難,猶如登高。唯當分司分責,竹帛留名,百年大計,始此一舉。”呂布展腕撫帷,沉聲道:“策成須行,行必莫忘根本。今日先夯南郡,後並中原,再展九州。九策既定,瀾台之路,方才將啟。”
窗外寒風凜冽,燭焰搖曳,九幕策篇如巨輪徐徐啟航。一場製度與權謀並重的宏圖大業,正從此刻,邁出堅實的一步。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