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均田並地令(初版)頒布_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 > 第145章 均田並地令(初版)頒布

第145章 均田並地令(初版)頒布(1 / 1)

秋風漸涼,關中大地已收割完畢,金黃麥田間留下一片片翻耕後的殘壟。昨日吏治大考與官吏輪替令瀾台府衙更為精簡高效,今晨,呂布又將在軍政兩端推行一項重磅舉措:“均田並地令初版)”,以穩固關中人心,鞏固後方生力。

天未亮,呂布便與諸葛亮、張遼、趙雲等重臣齊聚府衙東院。長桌上攤開了繪有關中諸郡山川田畝的彩繪圖卷,呂布拂去案前燭灰,沉聲道:“昨日諸軍操練、吏治大考,皆是為北伐整軍備戰;今日之令,則為將士與百姓之根本——田土。合眾之力,應分荒田、良田予士卒與流民,使關中不再饑荒,亦可固我後方。”

諸葛亮取羽扇一揮,將均田條款朗聲宣讀:

1、試行範圍:以關中五郡長安、雍州、渭南、弘農、扶風)為首批試點,三月後根據成效逐步推廣。

2、分田對象:重傷退伍士卒、寒士家眷及戰後無地流民,皆可申請分得荒田與良田;每戶限分三頃良田或五頃荒田。

3、耕作年限:初版試行三年,三載內免除賦稅與徭役;若逾期未能自養,則由官府代耕並指導技藝,再視其耕作成效決定後續。

4、農具供給:府中調撥鐵犁、木犁、耙子及種籽,隨令發放;收獲後收回五成穀物以補給軍糧。

5、監督執行:各郡令與鄉正聯合組建“田務堂”,實地丈量、刻籍宣傳;若有私分土地或欺上瞞下者,一經查實,即按軍法革職論罪。

閱讀完畢,呂布凝視圖卷:“此令雖與戰陣無涉,卻關乎將士家眷與黎庶生計。關中若有可耕之地,眾心自安;若田禾充盈,百姓自願支前,吾軍亦能借‘軍田’之名施行兵農合一,為北伐儲備不竭動力。”話音如霹靂,眾臣屏息肅立。

晨曦初露,呂布率張遼、趙雲策馬先行,諸葛亮隨後督陣。張遼肩挎狼牙棒,步入西郡荒地,令隨從立刻展開丈量。他一麵指揮,一麵與村中長老核對地界:“此處荒田久廢,水渠淤塞;先行疏通,再劃界限,務求精準。”張遼邊丈量邊囑咐:“每一壟每一畦,皆須立碑為記,百姓可按碑耕種,無人可侵占。”

到達東郡良田時,趙雲已在田埂間和鄉正、田務堂管事繪製分田圖。諸葛亮指點:“良田雖肥沃,但宜麥熟後輪作豆類,以備冬藏。”趙雲摘下一束稻穗輕擺,沉聲道:“此言甚是,田中豆薯可填穀不足,亦可減輕軍糧負擔。”

午後,都護府東院聚集了數百名申請分田的流民與寒士代表。他們多衣衫襤褸,但目光中滿是期盼。呂布親至台前,按令落實分田程序:寒士依傷殘等級、流民依家口多少分組排隊;張遼則在一旁秉燭校對,每一筆劃、一行說明,都清晰可辨。呂布向一位抱幼婦人寬慰:“自今日起,你可安居此地,官府並派田間導師傳授耕作之法,助你生計有著落。”婦人泣拜:“大恩不言謝!”

隨後,眾將於“均田並地碑”前宣誓:守令如山,不可私分;如有違者,按軍法從嚴懲處。諸葛亮在碑額題下:“均田並地,保境安民;軍民並肩,共赴征途”,字字鏗鏘,碑前青石上塗著朱砂,昭示此令不可更改。

夕陽西沉,都護府東院外,荒田裡鐮聲與鋤鎬撞擊聲相互交織。士卒與流民並肩開墾,鄉保與田務堂管事則督促技藝傳授。曙光未歇,鋤頭已響,關中大地正以新的節奏複蘇。

夜深,院中火炬未熄。呂布與張遼、諸葛亮圍爐夜議:如何調集驛卒運送農具、安排穀倉收儲,以及來年春耕前的兵農合一訓練。張遼撫須道:“明年再加一科‘田間戰練’,既可檢驗耕作成果,亦可讓士卒演練陣法,以熟地形。”呂布點首:“甚好,就依此籌劃。”

一夜無眠,西郊曠野已見新犁之跡。關中初版均田令落地,沃野千裡必將為北伐軍糧提供堅實保障。呂布目視遠山,眼中閃爍堅毅光芒:他的戰場,不僅是刀光劍影,更在這片黃土地上。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夫人拒不原諒,高冷渣夫失控了 第一嫡女 獵人同人-無處不在的龍套生活 三國:開局貂蟬入我懷,我於漢末稱梟雄 滿門抄斬?重生歸來太子妃殺瘋了 說好的小保姆,大佬怎麼寵成寶? 晚安戀愛故事 長生從變廢為寶開始 女尊:與心黑夫郎共建家園 魔法學院的閃現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