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後第三日,江陵清晨萬籟俱寂。
唯有桅燈在城西緩緩搖曳,燈芯燃得極穩。昨日義市布政之後,百姓自發清理市坊,點燈、修契、縫布,坊市邊牆重新粉白,上書四字:
【燈下可言】
民心已變,街坊自守,劉琦所立“複契銅牌”如今被百姓稱作“新主之令”。
而此時的蔡瑁,正坐於江陵府後堂,麵如鐵,盯著地上的折斷桅燈杆。
他的副將急報:
“昨夜全城四十三處燈點重燃,蔡氏所派兵卒有二被圍,七被辱,百姓自守坊門,不得入市。西坊水道亦已遭斷流,燈舟控製堰口,無法進退。”
蔡瑁強壓怒火,低聲吼出兩個字:
“出兵。”
“將義市徹底平了。”
副將一驚:“將軍,此舉恐……恐引民反。”
“民心若可信,我蔡瑁今日何至於此?”蔡瑁拍案而起,“他們要燈,我便讓他們看,燈不過是油紙加火,火滅便是泥!”
他當場令調水軍精卒兩營,火油十桶,強行突襲西坊三門,意圖燒毀義市主燈樓、契所、桅舟三柱。
午後,江陵街頭再次起嘩。
蔡氏軍自西門強攻而入,焚契堂、拆市樓,義市守卒不敵,傷者眾多。百姓驚惶四散,有人跪求兵卒停手,有人哭喊:
“燈是我們點的,不是劉琦給的!”
“這不是呂布的兵,是我們自己的命啊!”
烈火升騰,契紙飛散,銅燈炸響,江陵西坊再陷混亂。
而就在蔡瑁以為一切已成之時,漢水對岸,桅燈成列,畫戟橫空。
呂布,來了。
呂布立於赤兔之上,金甲覆體,畫戟映光如電。他未言一語,隻從腰間拔出瀾政將旗,親手插於堰口主壩,令旗獵獵——瀾旗下壓,諸將肅穆。
張遼、高順、曹性、陳宮、諸葛亮,全數抵達。
千餘瀾政重騎渡江而上,未一兵一卒出鞘,江陵內外卻已魂斷三分。
“蔡瑁。”
呂布望向城內燃火之處,聲音平靜,卻如鐵槌敲心。
“我來江陵,不是為你蔡家立旗,也不是為劉氏爭位。”
“我是來滅你這舊荊州的。”
蔡瑁聞訊色變,急令全軍封鎖西門、整兵拒守,卻已遲。
城西火尚未熄,江東已起鼓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