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日夜晚,江東大營。
周瑜凝視地圖,神色已不同往日沉穩。自風澤一敗,他雖布疑陣擾北,終未成效。如今探報連連,皆示瀾台軍已設舟橋,整補戰線,疑有“東進”之勢。
帳外急報而入:“稟都督!鄂口防營數日無人接應,今有斥候夜探,水寨火光微現,疑有敵軍!”
“柴桑糧道不穩,南側守將病重,恐難應變!”
“濡須口有敵旗紮營,舟帆密布,料有主軍屯兵!”
周瑜眉頭緊鎖,一言不發。
良久,他冷聲道:“來人。”
“在!”
“傳我令——柴桑設營不得輕動;鄂口撤半兵轉入柴桑;濡須列營者,待我親至統調,不得擅動!”
“再書於主公。”
他目中微閃,神色複雜:“請孫將軍親啟手書,與呂布通一信。”
潛龍大營。
呂布接得孫權書信,冷冷一笑。
信中言辭恭敬,卻不過“勸和息戰”,言曰“江東願與瀾台和談,共守江山,不圖彼此”,更隱晦指明“曹操北動,勿誤東顧”。
呂布冷哼:“周瑜已疲,孫權更怯。此信——乃求和之策。”
諸葛亮接信看畢,淡淡一笑:“以周瑜之傲,不可能主動請和;此信多半是孫權插手,欲止兵禍。”
“然我軍若因此止步,江東便再布防線,休養百日,再攻更難。”
“主公,此機不可失。”
呂布眸光如鐵:“我觀戰,不觀辭。”
“明日,命旗手布‘破吳令’,我自帥大軍,東渡濡須,布舟五百,兵兩萬。三日後,破柴桑!”
“若柴桑不降,我自踏其堤、破其營!”
他披甲於夜,立於江岸,望東南柴桑方向。
風起江麵,戰旗獵獵。帳後軍鼓悄然響起,大軍列陣而行,浩蕩江邊。
一戰風澤定後路,一令東征破門戶。
瀾台破局之後,終於由守轉攻、兵鋒東指,真刀實槍揮向孫權之東吳腹地。
這是屬於呂布的“伐吳之始”。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