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後,他開口:
“柴桑三棧已破,浮橋已毀,水寨歸我,我軍兵未儘力,你東吳卻先來議和?”
“莫非以為我不敢取柴桑城?”
魯肅微笑,不卑不亢:“主公兵鋒震江,數月連破三陣,東吳軍民皆驚。孫將軍亦知戰不可輕啟,今願和談,並非畏戰,而是不願塗炭百姓。”
“呂主三戰皆有節,不焚村、不屠降、不辱士,實為當世之仁主。若今日一合而解紛,明日百姓不戰而樂,從此江左共守,則豈非王道之舉?”
呂布冷哼:“你以辭偽我以勢,你若真心講和,為何兵不退?柴桑拒戰不降,三日已至,我軍戰鼓可擊。”
魯肅沉聲答:“江東願退兵三十裡,柴桑守將亦將更換。隻請主公緩戰五日,勿動柴桑。期間,東吳遣使奉表議境,若不成議,自當明戰,不再虛談。”
帳中一靜。
呂布目光如刀,許久方收寒意。
“你倒是會說話。”
他看向諸葛亮:“亮公,你意如何?”
諸葛亮微笑:“東吳之計,在拖延;我軍之勢,在雷霆。”
“然此人未言求降,亦未言和盟,隻言‘緩戰’,可聽、可看、不可信。”
“主公可允其五日,但須令柴桑罷鼓退旗,並遣兩人來營內作為‘居客’,以示誠意。”
魯肅沉吟後點頭:“可。”
呂布起身,環目一圈:“五日內,柴桑不退、則戰;吳兵不撤、則破;信使不來、則斬。”
“我——不打口頭仗。”
魯肅拱手:“肅領命。”
傍晚,魯肅回舟,回望濡須營中旗鼓如林,內心波瀾起伏。
“呂布不愚、諸葛不柔,此二人若並肩三年,東吳江山必危。”
而瀾台大營之中,趙雲請戰:
“主公,若五日敵不變,末將請率五千精騎,自江岸西擊柴桑,奪其南門。”
呂布未語,諸葛亮卻笑:
“不急。五日之後,便知他們是真來議,還是借口再布一陣。”
“到時若攻柴桑,不取城頭,而取其——後門。”
呂布望向東岸,目光如炬。
“東吳若退,江南可得;若欺我言——三軍破門、一鼓成城!”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