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四月,風動水聲。
夜色未深,龍山水口江麵如鏡,一隊吳軍小舟自東岸蘆林中悄然滑出,船頭覆布,不見光火,水手皆披輕甲、攜火油索鏈,肅然無聲。
舟上,呂範立於首舟,低聲向副將丁奉道:“此番斷江,若沉其糧船三十,柴桑三日之內便要斷炊。”
“周都督已安排張昭布亂三縣,誘敵分兵;隻待我水口成事,再引周帥夜襲柴陽,必破。”
丁奉緊握短戟,眼中閃動凶光:“柴桑之恥,今夜一雪!”
然而他們不知,龍山水口對岸茅舍早被清空,浮堤下暗藏軍營三重,營內火油封棧、連弩如林,伏者正是瀾台悍將——高順。
數日前,諸葛亮觀江風逆轉,疑有敵軍借潮斷江,遂調高順設伏,布鐵蒺藜於水下,破舟鉤索於岸旁,列三營夜伏於江北岸堤之間。
此刻,哨兵悄然入營:“啟將軍,敵舟已過二堤,正向中流布索。”
高順提戟起身,眼神如鐵。
“傳我令——弩營一射即退,燃油點堤,鐵索放舟,伏騎繞襲!”
他親率騎卒百人,自後營穿林繞至敵船側翼,一聲低喝,三排火箭破空而出。
“殺!”
“瀾台軍在此!敢犯柴陽水口者——皆斬!”
水麵頓起火焰,索鏈未結已燃,吳軍慌亂回舵,數舟相撞,聲震夜空。
丁奉驚呼:“中伏!撤——”
呂範猛然回頭,望見對岸戰旗如林,忽明白:
“他們早就……在等我!”
與此同時,柴桑東北三縣。
趙雲率兩千輕騎日夜兼程,至縣邊時,已是傍晚。
所至之地“倉驚人逃、門戶緊閉”,百姓道聽途說,傳言“瀾台將軍徵糧逼役”,民心已亂。
趙雲召來縣令,不戰不斥,隻令士卒“列兵於道、散粟於市、留將十人親守糧倉”。
當晚張昭使者潛入,欲策內亂,卻被趙軍巡夜所擒。
翌日,趙雲親騎入縣門,立榜示眾:
“瀾台徵兵不徵民、徵糧不徵命,擾我軍心者,斬。”
數日之內,三縣謠言頓散,百姓竟自上街歡迎趙軍離營。
張昭回建業請罪,孫權大怒:“你連一個趙子龍都製不住?”
柴桑·南政署
魯肅聽聞龍山水口已戰,驚問諸葛亮:“此戰既發,周公瑾是否知我在此?”
諸葛亮一笑:“他若知你仍在柴陽,怕是連夜退兵。”
魯肅麵色劇變:“你是故意留我於此?!”
諸葛亮點頭:“你我二人,皆非殺將之人。留你,不過為周瑜退路。今日三策齊下,一策已破、二策已亂、三策可待。”
“待柴陽大營動鼓之時,主公親率三軍破營之鋒,便是你我再論江東之時。”
魯肅長歎一聲:“諸葛亮……你藏得比周瑜還深。”
柴桑北堤夜營。
呂布坐於帥帳,未著甲,披輕衣而飲酒。
遠處水聲動蕩、鼓未響,侍將入帳報:“主公,東堤火光閃動,疑有敵軍。”
呂布放下酒杯,起身冷言:
“周瑜動了。”
“子龍、高順皆回營,今日破敵,隻需我一人。”
“傳我令——金甲待陣,破鼓為號,三軍聽令而起,不許一兵私出,待敵自亂。”
他披甲登樓,目光如電。
柴桑南麵鼓聲隱動,西堤上火光微現,數十騎正沿蘆林緩行——周瑜的夜襲之策,已然發動!
而他未料,三策皆破之時,他自己已成最後的賭注。
江風呼嘯,戰雲已濃。
戰事,再無轉圜之地!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