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臨,建業城東南,丹陽南門一隅。
密道口處,一隊快騎悄然整裝,三人身披黑氅、麵覆紗巾,在昏黃燈火下默然無語。
為首者名王節,乃張昭門下心腹,此番奉命奔赴許都,求魏王曹操出手牽製呂布,達成“北吳合縱”之局。
“此行若成,江東可得三月喘息;若不成,我等便成棄卒。”王節躍馬低語。
黑夜如墨,鐵騎如雷。
三日後,許都外驛館。
曹操幕府接報江東密使求見,由王必之引入偏廳,先見荀彧。
荀彧展開書函細讀,神色凝重:“江東終究按捺不住了。”
郭嘉一旁輕笑:“呂布東取三郡,南鎖江道,又行恩政於柴桑,張昭眼見舊權旁落,自生懼意。”
荀彧點頭:“其信中言:若魏願援謀,東吳願開放通江碼頭兩處、特產三十種、三年歲貢,以為報謝。”
郭嘉撇嘴:“無非市價之策。”
“但也可用。”
門啟,曹操步入廳中。
“主公。”
曹操撫須一笑,目光一掃王節:“江東所請,我已知之。”
王節叩首:“魏王若助,我東吳願結北南之盟,共圖江表之敵。”
曹操緩步而行,低聲沉吟:“呂布昔年為將,匹馬橫槊;今為一地之主,馭兵有度、安民有術。若使其立國成製,南北合脈,我大魏數年基業恐堪憂。”
“然出兵南伐,實違北圖之策。”
荀彧拱手:“不出兵,可出人。”
曹操朗聲道:“召子元。”
頃刻,一青年步入廳中,麵貌端正,神情沉穩。
“司馬懿,子元,在。”
曹操道:“子元,命你隨王節南下,設‘文通三館’,於江東以策破政,不動一兵,擾其心脈。”
司馬懿一禮:“願以文破敵。”
十日後,江東丹陽之地,密林中一小亭。
張昭披衣夜待,王節攜司馬懿至。
“此位,魏王密使,司馬子元。”
張昭拱手相迎,寒暄過後,入亭密議。
“子元所謀,願聞其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