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之夜,燈火通明。
孫權立於東廂密室之內,焚香不語,廳外傳來幾聲急促腳步,隨即門啟,張昭悄然入內。
“主公,”張昭行禮低聲道,“魯肅已在柴桑安駐三日,各郡傳報瀾台軍調兵不動,諸人皆言‘呂布真欲罷兵’,然昭不信。”
孫權負手轉身,凝眸問道:“你以為,呂布三月之約,是緩兵之計?”
張昭點頭:“主公,呂布非貪戰之人,卻極擅用戰威生政。柴桑安民,白芒設令,皆借兵鋒取地、政令馴人。此三月,非止兵,而是布網。”
孫權沉聲:“建業糧倉可支幾月?”
張昭拱手:“若秋戰起,糧支不過六旬。江北之糧已不可取,唯有江南六郡暫安,然商道斷、民心動,若不設兵鎮守,恐有外潰。”
孫權緩緩坐於錦榻之上,道:“言之有理。肅之議和,我不得不應。但三月後如何?”
張昭上前一步,低聲道:“主公,三月之後,我有一策。”
孫權目光微閃:“講。”
張昭道:“建兵三路,合於一計:其一,令呂範屯兵丹陽,以鎮江南要道;其二,命朱然密召舊部,自江右招募新兵三萬,借民勇為輔兵;其三,我自募世族子弟,設‘義旅之營’,由世家出資,自行訓練。三營齊備,可得五萬之眾。”
孫權麵露沉思:“世家願出?”
張昭微笑:“呂布割地三郡,江東世族之田失其半,彼等雖畏戰,然更懼其地被收。今若許其募兵自保,反願助我。”
孫權拍案:“好。”
“張昭聽令,自今日起,密設兵營於丹陽南野,三月不聲張,三月後一戰定江東。”
張昭頓首:“昭必竭力。”
次日清晨,張昭麵諫孫權之事傳出,江東文武議論紛紛。
魯肅之議和尚未三日,張昭之備戰已暗起。
呂範赴丹陽,朱然遊走江右,江東各地逐漸出現招募之榜文,名為“義勇”,實則軍備。
而張昭則親赴吳中、會稽、臨川三地,遊說各大世家,言辭鑿鑿:
“呂布政令若至,汝等之田終歸官屬,汝等之子將為其吏兵。今不出資保族,三月後或為人奴。”
世族聞之震動,錢糧如流,短短半月,張昭之“義旅營”已成三營,各設校尉、統事、兵堂。
孫權暗中設“兵局六門”,分管兵糧、兵器、訓練、情報、征募、交通,各由心腹主事,逐日奏報。
建業不宣而備,江東未戰而張。
柴桑,魯肅聞訊,夜入南署密報諸葛亮。
“昭公已至吳中,所言不善,其意圖三月之後決戰已明。”
諸葛亮展圖冷笑:“我料得此人按兵不久。”
趙雲怒道:“主公為何不先發製人?此等背信,豈能容之?”
呂布卻撫案而坐,淡然道:“江東不守信,自廢盟書,我若今發兵,隻墮其謀。”
“你等靜待,三月一滿,我自將全軍南壓。”
“那時,不止破敵,更要收心。”
他目光如炬,望向南江諸郡方向,語出如刀:
“他們想以世族守江,我便奪他們江東的根。”
喜歡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請大家收藏:()三國戰神:呂布逆天改命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